高校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4-07-01 科技日报

  新质生产力纵横谈】

  ◎许 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主要路径是统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落脚点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应主动担当起培育新型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回答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以可为,何以为之”的时代命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以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我国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强国建设之路,也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支点。高校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上,要发挥龙头作用,这是新时代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为之处。

  高校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链条上的关键一环。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是加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校自身变革的关键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校科研创新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强化了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以为之

  面对新时代对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在培养新型劳动者、率先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需深化改革,加速生产力“三要素”的优化,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的质变。

  从劳动者维度来看,高校要主动应变求变,承担自主培养新型劳动者的职责使命。新型劳动者是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如何培养新型劳动者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绕不开的话题和任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要求的新型劳动者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高校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机制;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变革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考评方式,使人才培养思路从“窄”向“宽”转变。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应主动适应市场和产业需求,发展新兴学科和未来学科,构建分层分类建设的学科体系。逐步建立“有进有出”的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推动专业交叉融合,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滞后性问题。

  从生产资料维度来看,高校要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新型生产工具,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在积极引领数字资源发展方面,高校在教学科研服务中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为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贡献力量。

  从劳动对象维度来看,高校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和生态营造,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校要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构建科研平台,聚焦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研发、量产和市场之间的“卡点”,全方位有效推动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协同”。要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对接产业链“卡点”,通过“揭榜挂帅”等模式开展科研攻关。要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统筹完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推动科研成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科研活动从“跟踪式”向“引领性”转变,科研组织模式从“裂变式”向“聚变式”转变。要鼓励支持高校积极争取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新型校企合作研究院等,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