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助力共同富裕
2022-03-01 中国教育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回顾2021年5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是党和国家全面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政治使命。

  《意见》全面聚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共同富裕,对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四大战略和六个方面重要举措的决策部署,赋予浙江要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时代使命。

  要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需要动员和集聚全社会力量,尤其是需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地、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现代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传播地,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思想、智力、人才的支撑与保障,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柱力量。高校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发挥优势,以先进的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打造,以知识与技术创新破解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难题,以高质量成果和专业人才为优势产业培育提供支撑,把地方高校打造成为自觉实践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政治使命的排头兵。

  主动融入格局找准定位,保持担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的定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社会基础。担负党中央赋予浙江省率先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政治使命,地方高校就要把这一项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政治使命作为确立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的根本遵循,作为谋划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举旗定向的依据。比如,湖州师范学院立足湖州,紧盯国家、省、市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始终坚守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办大学的定力,实现从本科教学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突出优势拓展功能,提升担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的能力。地方高校自觉融入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这是对地方高校办学综合能力的挑战和考验。既要研究自身优势,列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需求清单,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做大地方高校与共同富裕融合发展大文章;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动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地方文旅、基层治理等区域社会发展的“基层命题”,建设与培育一批面向基层需求的新学科、新专业,培养一支行走乡村、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师资队伍,使学校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技术知识供给、产品研发供给、乡村技术人才供给服务,不断增强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发挥地方智库特长,增强担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的引领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而且更需要实现政治思想文化的富裕,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涵育审美情趣。对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优势、文理工艺医经管等综合性学科优势、以科普宣传、共建乡村文化书屋、文艺下乡、编撰乡镇村志等有效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乡村、企业、中小学校,发挥高校在引领思想、传播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在引领建设成为精神富足的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示高校作为。

  创新机制中协调发展,激发担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的活力。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地方高校要勇于抓住社会发展机遇,创建融入社会发展的机制,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变革,激发学校担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使命的潜力。一是遵循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领导体制。二是坚持融入国家社会发展战略格局,着力完善服务地方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以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建设校地合作平台与载体。建立技术转移工作站,就是学校探索科技融入地方发展的有益探索。

  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已经启航。地方高校应时不我待、不辱使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智慧。

  (舒志定,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3/01/content_605941.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