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重大使命
2022-01-05 学习时报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中央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担负重大使命,在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中充分发挥作用。

  深刻认识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重大意义

  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前所未有,科技领域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是国家实力和意志博弈的核心所在,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决胜权。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卓越工程师是顶尖工程技术人才,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水平向高端迈进的重要支撑力量。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堪当重任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队伍。

  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需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准确判断我国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并且依靠人才的集聚效应对国家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战略科学家和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标志。

  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依靠世界一流的顶尖人才支撑和保障,目前我国在5G、高铁、航天、核电、水电等高科技领域的中央企业能够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与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等战略人才作出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科技创新能力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中央企业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才能打造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都是国家重要战略人才,战略科学家更加侧重前端的科技前沿探索,卓越工程师更加侧重后端技术创新工程化应用,一个是宏观战略层面,一个是微观执行层面,两者既有效衔接,又互为补充,只有战略和战术相结合,方向和路径相结合,前端与后端相结合,才更有利于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孵化和落地,提升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勇于担负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中央企业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政治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资源优势等,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为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队伍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对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全方位组织领导作用,做好宏观谋划、重要政策统筹、重大问题研究。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用人主体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的战略人才意识,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费用支出,把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作为衡量人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加强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联系服务,经常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支持科学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破除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更多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涌现的良好环境。要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发挥用人主体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为各类人才在不同单位发挥作用、释放活力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让人才创业有机遇、发展有平台、事业有成就、生活有保障。完善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降低或消除在院校、资历、头衔、学术成果等方面设置的不合理门槛,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深入推进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技术入股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发挥非物质激励作用,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真正做到“谁能干就让谁干”。

  全方位做好培养使用工作。坚持实践标准,结合企业特点,努力培养造就具有深厚科学素质和前瞻性判断力,既能深耕专业,又能总揽全局,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科学家。善于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着眼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坚持把自主培养作为满足我国战略人才需求的主要途径,深化央企间以及央企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依托国家重大课题和重点科研项目,有效发挥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牵头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培养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

  全力打造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各领域协同合作,科学有效配置资源,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制造强国,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文化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听党话、跟党走、讲政治、有信念的具有央企特色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队伍。

  强化政治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化新时代使命担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让又红又专成为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鲜明底色。支持和鼓励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敢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推行共建共享的培养使用理念,探索各央企之间在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共享,打破人才壁垒墙,降低单个企业的人才成本,以人才共享拓展全方位共享,促进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系统观念。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企业领军人才力量的重中之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一方面靠个人努力,但更多需要组织培养和创造条件,要重点引导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善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能力素养。善于培养和提升战略思维,不仅应该站在中国看世界,更要站在世界看中国,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的发展规律,能够运用世界眼光和全局观念来指导科技创新发展。掌握开展创新创造的工作方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此作为看家本领,进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文化引领,勇于创新创造。加强对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的文化引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传承发扬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引导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充分吸纳中央企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转化为创新前进的不竭动力。鼓励创新创造,鼓励新想法、新尝试、新发现、新发明,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尊重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努力造就富有创意、善于创新的人才,产生具有创新价值、独领风骚的创新成果。

  (作者系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

  来源:http://paper.cntheory.com/html/2022-01/05/nw.D110000xxsb_20220105_3-A3.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