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致辞
2023-10-18 李志民

在第二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致辞

2023年10月13日 青岛

各位校长、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天朗气清,金风送爽,今天很高兴可以同各位相聚在青岛,共同出席以“科教赋能 融合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嘉宾朋友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进入“十四五”以来,以政府为引领,在高校与企业等多方协同推动下,科教创新赋能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新成效。但是随着科技与产业的不断变革,所获成果与其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四五”规划曾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图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国家战略,助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加快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创新发展。我们召开此次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旨在交流在科教赋能创新层面上各产业的需求与创新方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对接合作等核心议题,为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言献策、提供智慧;共探创新、共话发展。

  借此机会,围绕今天“科教赋能、融合创新”这一主题,我提三点建议,与大家交流。

  一、要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把科教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理应成为启发民智、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创造文明的发源地。育人质量应更加优异,主动将高等教育发展“小逻辑”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逻辑”,强调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积极谋划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布局,提升人才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奋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要突出科教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能够连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桥梁就是科学教育。科教工作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石,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导向作用。科教工作重点的选择,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的作用不容忽视,应成为科教工作的方向与主旨。

  三、鼓励创新融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使科教赋能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科教赋能创新的工作部署,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使得科教成果落地为经济文化生活提供赋能,充分发挥效果。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更高站位推进产学研融合和学科提升战略;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拓展科教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坚持统筹推进,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要坚守学术道德,以更大力度营造产学研良好生态,推动科教工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面的融合,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奋力推动科教事业高质量发展,产学研融合提升创新科技转化能力,鼓励创业创新,推动多方面向好发展。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经济加速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任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育人初心,践行教育使命,共同探索提升科教赋能大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发展举措,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力量。最后,预祝第二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李志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蒙)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