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基本问题的思考(五)---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2023-09-12 李志民

  现实世界的很多事物都在互联网上有了一席之地,数字世界与现实边界正日益模糊。网络用户的数字身份与真实个体已逐步互融,元宇宙也从之前的“火热爆炒”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作为由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迭代与集合的产物,元宇宙有太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前面几篇文章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之间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克隆映射,是分化延伸,还是虚实交融?

  元宇宙空间与数字孪生

  讨论元宇宙,首先绕不开数字孪生。相对专业的一种表述是: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孪生称为数字映射、数字镜像,即运用信息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对象和过程“克隆”为一个虚拟的数字模型。

  例如,数字孪生城市。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利用数字孪生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实践。我国一些城市也相继进行了数字城市的探索,在交通、港口、停车场、体育馆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下一阶段建设的起点,也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愿景。数字孪生城市的实质就是将城市各方面数据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进行采集并上传到云端系统,构建出与实体城市相互映射的复杂巨系统,从而实现城市在物理维度和信息维度的协同交互、虚实交融、同生共存。我国“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当然不仅是城市,数字孪生也将是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能在乡村振兴建设上通过汇聚全量乡村数据、融合多业务应用,构建实时实景数字乡村动态活地图,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延伸和拓展农业数字化信息服务,助力数字乡村开启智慧化建设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更细的颗粒度上,还有数字孪生校园、数字孪生社区、数字孪生工厂等等。值得关注的是,当数字孪生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也就为元宇宙提供了连接现实和扩展边界的能力,为人类迈向元宇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元宇宙的建设和演进过程中,数字孪生将持续、稳定地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核心角色,元宇宙也会因为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成熟而走向成熟,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元宇宙空间与情感意识体验

  在元宇宙时代,人类的情感交流和艺术欣赏得到了新的拓展和深化。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多维度的数字世界,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情感和艺术作品。可以在元宇宙中创造和分享情感化的体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欣赏和心理意识体验。例如举办虚拟音乐会、虚拟演唱会或者虚拟的艺术展览,让人们可以更直接、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分享情感。此外,元宇宙也为人们提供了创作和分享自己艺术作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个人创造力和表达的发展。

  在元宇宙时代,除了情感交流和艺术欣赏,人们的心理意识也得到了关注。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和探索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从而深入了解和体验他人的感受和思想。这种身份的转换和心理意识的拓展促进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并有助于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

  在享受元宇宙带来乐趣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元宇宙时代可能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和交流时,我们需要保持对现实和虚拟的区分,避免迷失于虚拟的世界中。同时,关注和研究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是元宇宙时代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保持对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平衡和理性。

  元宇宙身份与数字分身

  相比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来说,人类社会就更为复杂,因为人是有机的生命体,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有不同的社会身份。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可避免地开始将人际关系数据化、认知方式技术化、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数字化方向发展。对应到元宇宙,这就是人的数字分身趋势。

  数字分身,是指现实人在虚拟世界中创建的数字躯体,有着现实人的精神意识和思想表达,但在外形上却并非必须与现实人完全相同。

  为什么不是“数字孪生”?从概念上讲,人在数字世界的映射与单纯的物理世界不同,不必要也不可能像数字城市那样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将自己的躯体信息毫无保留地上传给云端,以克隆出一个“数字人”,因此与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有本质不同。

  这个数字分身在元宇宙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本体人的状况,如能力和见识。但在性格层面可能会有超脱的一面,这就是现实与虚拟的“两面人”“多面人”现象。

  而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种数字分身在元宇宙久而久之的表现与习惯,会不会反过来对现实世界中生物本体的思维、行为和情感等产生影响?我认为是肯定的,现实人和虚拟人之间的意识与认知,很难做到完全隔离,互不干扰。

  也有学者提出,倘若元宇宙中的数字人是现实人的数字分身的话,人类对自己的数字分身又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权呢?换句话说,既然数字分身并非是人类自身的数码复制,那么个人究竟对其数字分身的参数设定有多大的话语权?这一哲学追问,或许很长时间都不会有答案,但值得我们深思。

  元宇宙社会的虚实融合

  有些学者提出三元世界理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网络空间构成三元世界,三元世界中彼此间的关联与交互作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特征。

  但元宇宙的出现,会不会使得三元世界观产生一次根本性的跃迁?或者能不能这么判断:三元世界在持续的虚实融合中,会不会最终使人类社会进入所谓“元宇宙社会”阶段?

  清华大学《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及过,元宇宙具有三大属性: 一是时空拓展性; 二是人机融生性; 三是经济增值性。元宇宙在身份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交系统上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接榫,人类实现了虚拟化的真实性、立体性、充分性表达。

  一方面,数字孪生在信息世界实现了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映射,但没有虚实结合的孪生镜像不是元宇宙,只是虚拟空间。而恰恰是元宇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时空观,实现了信息在现实和虚拟间的衔接。

  另一方面,元宇宙进一步将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数字分身引入信息世界,对人的身体进行了全方位的延伸,这种强大的具身性将给人带来极佳的沉浸式体验,使人在元宇宙中与世界的交互体验几乎与现实无异。

  于是,人类传统的面对面社交开始转向场景化互动式社交,社会性领域开始向数智化、大众化、个性化转变。元宇宙不仅满足了人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共建共生共享、融生联动,而且促进了人类真正的解放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或许将真的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元宇宙社会。当然,从目前来看,这一预想的未来社会形态乃至社会阶段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弊病。为此,我们在关注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同时,更要对元宇宙中的社会伦理、法律秩序、道德公约等人文精神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审慎地对待(责任编辑李宝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