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正在重塑我们这个世界
2022-07-30 李志民

  世界的一切关系都能用数据来表征。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思想。如今,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我们这个世界,拥抱大数据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大行动。美国的《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欧盟的《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英国的《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日本的《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等都将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也发布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显示出我们决战大数据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概括来讲,大数据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可以称之为海量或天量;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所产生的数据源;第三,处理速度快。瞬间可从各类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第四,数据动态变化。不断有新数据增加,采用合理的数据模型和分析处理方法,将会带来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个体数据或简单的数据集合变为大数据,实现了本身价值“质的飞跃”。一方面数据成为了资产。在传统的定义中,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及经企业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信息化时代,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数据是资产,是可以增值的。例如打车外卖、网络购物、地图服务等,单个使用者数据意义不大,但是当海量的使用者数据汇集之后,对于企业运营平台来说就会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也许,当我们逐渐习惯为数据本身付费,数据的价值体现为交易而存在时,它作为资产的概念就会更加有说服力。

  大数据正在成为生产力。生产力一词最早是强调土地和人口对于累积财富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生产力是各种不同因素的“自然力”,资本、土地、劳动都具有生产力。马克思系统建立和阐述了生产力的理论体系,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并在经典著作《资本论》中提出了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无论是劳动者、劳动资料还是劳动对象,数据都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大数据与云计算密不可分。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掌握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的技术。大数据需要结合新的处理模式才能产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流程优化能力等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即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加工,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管理决策和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层面,大数据可以实现科学决策,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进步,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层面,大数据可以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

  另外,大数据在国家安全层面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外交、国防、军事和反恐等方面,发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能有效解决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不足等问题,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当然,大数据如果防范和保护措施不得力,也会让敌对势力利用,成为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

  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和应用市场,复杂度高、变化多端,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大数据的应用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将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细微之处。

  一是日常生活大数据。无论衣食住行,还是理财购物,未来大数据技术都会给我们的日常消费带来莫大的便利和帮助。当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以数据方式记录和积累后,大数据分析会告诉我们,我该穿什么样的衣物最合身,我该坐什么交通工具最便捷,我该如何理财才能做到高回报低风险,我该怎样购物才能获得最佳性价比。借助大数据技术,营销机构能为特定消费者提供针对性服务,生产企业也能够针对特定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定制化产品。

  二是生命健康大数据。人体每时每刻的体温、心率、血压、血相等生理数据,是一类非常值得分析的大数据。随着“可穿戴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健康监测终端实时收集人体生理数据,自动传入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其结果发给医生。医生将根据大数据的处理结果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利用大数据和医疗定量分析技术,未来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可以接受远程健康监督、营养指导、慢性病管理以及康复治疗等服务。

  三是智慧学习大数据。当学习过程能够跟踪,知识体系可以解构,文化水平可以量化时,文化教育类大数据无疑会成为值得挖掘的金矿之一。丰富的学习终端,将会更多地融入文化资源云平台,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发展进程,大数据能及时提醒我们改进学习方法,能推送需要的知识单元,还可以提供适宜的文化资源。借助大数据,我们将能接受量体裁衣的终身学习,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拥抱大数据,共赢新时代。“个人智库”、“随身智库”终将梦想成真,信息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