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已成为人类解除疾病困扰、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医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如何“治病”,而忽略了如何“救人”。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病并不等同于获得健康,医者需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人们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并树立预防为先的健康理念。为此,新时代医学教育要与伦理、人文、法学等多学科相融合,以适应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四新”建设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举措。新医科的提出,旨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培养医学人才,更要培育具备科研能力的医学科学家。因此,新时代的医学本科教学体系变革势在必行,而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这一变革中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一些高校调整了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入了PBL(项目式学习)、CBL(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课程等,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等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医学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跟上医学与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围绕新医科教学目标,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从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优化本科医学教师队伍的培养体系。
强化教学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加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院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还需熟悉医学法学、伦理、人文等相关领域,以形成适应新医科需求的思政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照实际需求重塑课程内容,实现从讲课向授课的转变。传统医学本科课程内容设计往往按疾病分节,每节从疾病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逐层讲解。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症状迅速作出判断并制定治疗策略。因此,学院根据临床实际工作需求,重塑课程内容,引入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使课程内容立体化,帮助学生建立临床诊疗思维。
利用现代技术,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教师通过熟练掌握多媒体、AI教学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象化,切实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应用。
提升教研能力,推动学术创新
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本科医学课程体系是医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构建更高水平人才体系的关键。学院依据不同类别、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体系,优化相应的教学结构,以进一步适应多层次课程教学模式。
注重教学研究。学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及资源,优化现有师资结构。学院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着力打造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这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还能为医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优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情境中。为此,学院以实习课程为抓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鼓励学生与临床教师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关系,促进各教学团队间定期交流,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重视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医学科学家。学院贯穿“整体整合医学”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进展,融入医学发展前沿,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培养基础宽厚、临床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国际化医学创新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建设医学院校“新医科”教师队伍是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现代医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加强思政建设,推动“医工”深度结合,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对医学本科教学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优秀教师和高层次医学人才,为高等医学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王玮 阚丹,作者单位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