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丛斌 袁卫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日趋严峻的世界科技竞赛和人才竞争态势,实现拔尖创新人才高质量自主培养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纵观历次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古希腊、古阿拉伯还是近代的欧洲,都是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优渥的人才待遇、开放的创新生态,助推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水准的顶尖人才涌现。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有效提升了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针对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新要求,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笔者有以下建议:
下大力气拓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渠道。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难以支撑大规模选拔和培养。建议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方式上,应从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动员机制。有必要按照新型举国体制的要求,积极动员和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特别是要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高校等资源投入。同时,还可以探索对支持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建设。我国中小学科学类教师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高水平教师的培养也相对滞后。在“国优计划”实施之前,这类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负责培养,绝大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几乎没有参与。建议由中央部门牵头协调,拓宽基层科学教师的来源渠道,利用现有的组团式、对口帮扶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师团”。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培养、尊重和优待科学教师,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资助与帮扶,确保科学教师能够留得下、干得好、有地位。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正面引导。2018年PISA测试的结果显示,在我国科学和数学成绩最优的学生群体中,期望未来成为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人士的比例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出于兴趣而学习科学和数学的青少年占比较低,这可能和部分学生、家长在参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时仍存在功利心态有关。建议借鉴“双进促双减”的实践经验,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校园、融入课堂,保护和点燃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及探索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并逐步转变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项目的积极引导,努力构建高校与中学共同发掘、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并推动这种联合培养模式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构建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搭建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上而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分析人才培养数据并构建模型,为科学选拔大批量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统筹与协调,创建能让拔尖创新人才与高校专家进行线上高效交流、开展学术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青少年难以接触顶级专家的问题。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展,从根本上避免“刷题”等低效重复的应试教育模式,并为参与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专业辅导和及时反馈。
(作者郭丛斌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副主任;袁卫星系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校长)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6/03/content_640010.htm?div=-1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