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首先要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好这一主力军作用,实现更多更优的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结合自己的领域开展了深入探讨。
包信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当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以自主创新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聚焦基础学科人才和关键领域急需人才培养要求,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上,要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试飞”天空。
金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
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是重要力量,要着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改革,一体推进。要把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向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新跨越。高校要大力培养创新者,加快走融合创新之路。要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优势,与头部企业合作办新工科,协同攻关、合力育人,增强引领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建议支持高校构建长周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把产教融合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丁奎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加快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
高校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凝练科学第一性问题,加快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自主布局能力与学科交叉,致力于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获得新知识、建立新理论,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创性成果,努力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不但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全局观念和前瞻判断力的战略科学家,还要引育更多前沿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形成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梯队,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
杨学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要切实增强抢抓机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先进科研仪器设备的支撑。建议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从事仪器研发的人才,大力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队伍建设,让更多人愿意从事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工作。
黄勇平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在目前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中,竞争性经费支持占比较高,稳定性支持较少。如果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研究题目延续性就不够,研究团队可能会为了申请经费支持而不断转换方向,不利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人为主的支持体系,优化科研经费资助模式,给基础研究团队以稳定的支持和资助,让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团队能够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底气。建议提升稳定性支持经费的占比,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建立资助周期相对较长的基础性研究支持模式。
李景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基于学科的资源配置方式致使高校优质资源分散于学院,这阻滞了高校优质资源的跨学科聚拢,也导致有的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学科布局滞后于学科发展。建议根据任务不同,打破传统以学科专业为主导的科研模式,整合多学科力量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把优势资源、关键力量汇聚到“卡脖子”难题上开展集成攻关,最大范围内组织融汇研究力量。改革现有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对承担国家重要科技工程项目的人员,建立对应的评价制度,对其参与有组织科研计划或项目的工作予以认可和评定,纳入考核、晋升、奖励的范畴。
袁亚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
切实减轻青年科技人员负担
不少青年科技人员反映,“破五唯”似乎是越“破”越“唯”,而科研工作中的繁文缛节依然存在。我们一定要真正重视和关心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建议切实减少“帽子”的类型和数量,减少政府部门对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评比、评估和排名;提高广大青年科技人员的待遇,使他们不必通过“帽子”来提高收入;简化基础研究类型基金的申请和结题流程;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担任中层干部的学术骨干选择是否要行政级别。
谭铁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大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实现“科研大突破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革。要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上持续发力,深化同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各国各地区高校交流互鉴,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造国际创新平台与人才高地。
孙志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
加强大科学装置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部分大科学装置在实际建设和运行中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尤其是高水平博士研究生严重不足,这制约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效率,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大科学装置发展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特点,建议打破学科招生方向限制,鼓励导师招收更多具有学科交叉背景、能够跨方向开展研究的优秀人才。相关人才考评机制等应进一步变革,以适应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时间长、实践性强等特点,给予人才更加高效、公平的发展环境。
赵宇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调动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当前,还存在企业投入科技创新意愿不足等问题。如何调动企业投入科技创新或者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把企业技术创新与基础科研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建议首先要建设成建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从基础科学原理和创新理论出发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产出源头技术、底层技术,尽快从跟踪模仿转变到创新发展模式。其次,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考评体系,让知识创造者更有价值,让价值创造者更有价值。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3期(记者 韩婕)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