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清晰精准 才能涵养自主创新新动能
2023-01-03 光明日报

  作者:高迎爽《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14版)

  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以校级科研机构为载体,构建知识融合、学科专业融合、技术方法融合、科教融合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范式。为此,各高校自主批准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纷纷揭牌,从“研究中心”“研究院”,到“研究所”“研究基地”等,不一而足。据不完全统计,多数大学尤其是知名研究型大学的校级科研机构少则几十个,多则六七百个。然而,面对当前国家科教兴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众多校级科研机构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支撑作用。从功能定位与机构建制方面看,校级科研机构设立目的多元,并且多属于附属机构,社会显示度普遍不高,在学校的地位多不稳定;从学科与知识交融方面看,校级科研机构多为项目或兴趣引导下的若干研究人员的松散组合,学科交叉的强度以及创新性较弱,并且多与机构主力学者以及所挂靠部门的研究方向重合;从决策管理方面看,有些校级科研机构科研立项随机性较强,缺乏科学论证,定位不清;从成果产出方面看,校级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大多转化率低,建设成效差;从评价体系方面看,校级科研机构缺乏针对性的分类评价,学校的科研评价标准过于宽泛,无法对此类机构起到引导、激励作用。

  校级科研机构如何涵养自主创新新动能、自觉承担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位清晰、精准,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推进。

  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系统规划与长远布局。当今世界,科技产业革命带来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相应地,国家创新体系、内部需求市场对高校的知识供给、技术供给、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为校级科研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校级科研机构的设立与定位,应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带动学校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

  完善制度保障,构筑内外融通的政策特区与绿色通道。专项政策与资金保障是校级科研机构发展的关键要素。校级决策部门应牵头打通规划、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藩篱,建立校级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特区,充分挖掘政策制度优势,以全局视野为校级科研机构提供建设与发展必需的长周期政策、制度与资金支持,在预先规定的边界内授予其充分自主权,持续推进校级科研机构勇于试错、敢于创新,形成引领、示范、迭代效应。高校要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为校级科研机构项目立项提供高效服务,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结合学校科研管理实际,建立系统科学、灵活务实的管理制度。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的重点是应用研究,其根基是学科交融、研用结合。应鼓励校级科研机构与政府、产业、科研部门深度融合,使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通;鼓励校级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高校要把牢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紧跟时代、紧贴实际,发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决策需求分析、研究选题和研究质量评审机制等的作用,有效激发校级科研机构的智库效能,共筑学科建设“同心圆”,打造有活力、有特色、有影响的校级科研平台。

  以范式革新推动学科交融与科学决策。新一轮科学革命与教育改革正在消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服务于社会分工的学科专业边界发生了积极意义的模糊与融合。当下,校级科研机构已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而只有实现知识融合、研究方法融合、学科专业融合、科教融合,高校科研机构才能为社会需求提供可靠的创新供给。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科研机构在研究范式、决策模式方面的数字化转型,科研活动的竞争模式从“以信息为中心”转向“以决策为中心”。在数字时代,一项可信可靠的科研管理决策,在数据和计算层面,须具备高精度、可量化、可验证、不断迭代的决策参考指标体系,并可基于历时性比较和预期性分析实现性能的持续改进。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校级科研机构建设应打破现行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体制的思维范式、管理范式,以问题为导向,以优势为基础,综合理论界前沿成果和实务界原始数据、生动案例,综合不同学科研究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引导科研工作者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前沿,勇于向不确定性的科研进军,直面复杂问题寻求“最优解”,力求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跨越。

  以项目驱动为抓手,推动构建开放多元的产学研融合路径。校级科研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学校学科竞争新优势的构筑,有利于提高学校乃至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学科建设、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面向国家需求主战场、社会行业发展“大需求”加速演进。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融。同时,项目制协同融汇政、产、研、学、用、创多方主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理论与政策适配桥梁,提高学科建设效能。这也是学科建设高质量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态,有助于创建产业环境,打通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链条,实现范式突破。校级科研机构旨在打破学校、学科“孤岛”,打造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科研服务、科研创新与科研转化“旋转门”。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主动担当的学术负责人及工作团队。高校与政府、产业、科研部门之间并不存在天然联系,校级科研机构如何回应社会需求,如何精准定位,不仅关系到科技与理论成果的现实转化,还事关学科的活力、科研机构的社会声誉与组织凝聚力。这就需要在特定项目的驱动与社会需求支撑下,科研机构负责人开拓创新,整合不同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与外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资源要素,从而实现学科整合、科教融汇、政产研学用一体化。校级科研机构建设应聚焦主业,以优势强特色,以特色打品牌,以国家、社会战略急需为导向,在既有学科基础上不断进行学科交叉,探索、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开辟学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高校应充分利用校级科研机构这个“旋转门”,激发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协同,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等的优势融合互补,主动塑造学科发展、创新驱动的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重构评价体系,把校级科研机构纳入新的治理框架。要加强校级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建立需求导向、实用价值引导的分类考核、预警机制,整合科研要素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共享与深度分析,加强对校级科研机构的全过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要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与风险预警,为科研机构的发展规划与效能改进提供有力的循证支撑,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避免重复立项或方向重合,营造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校科研生态氛围。要明确校级科研机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通过正向激励加快校级科研机构的发展。

  (作者:高迎爽,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副处长、副教授)

  来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1/03/nw.D110000gmrb_20230103_2-14.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