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五协同”系统育人模式探索凸显成效
2022-08-03 光明日报

  作者:董发勤《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3日 08版)

  西南科技大学以绿色低碳的地球自然系统观为引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扎根西部、学科贯通、融合创新、协同育人”为培养思路,长期致力于探索地矿环境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其中“五协同”的系统培养模式是凸显成效的重要载体。

  专业协同促进知识结构交叉复合。学校根据专业定位,重整基础理论课程架构,厘清课程边界,重新编写教材、教案,打破传统地矿环境类专业之间相对封闭的教育教学体系。比如:在地质类专业教学中,嵌入环境工程课程模块,设置《矿业环境工程》《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嵌入地矿资源课程模块,设置《土壤污染与修复》《工业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课程;同时开设“资源循环利用科学创新实践班”等创新实践班。地矿环境类专业之间通过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专业集群,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学科协同推动教学科研平台共用。学校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多学科优势,将地质学、矿业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有机结合,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15个,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学校拥有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重实验室、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15个,四川省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与高质化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28个,对本科生实行全面开放,实现了学科间平台的共建共用,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交叉复合。

  校际协同实现优质育人资源共享。学校充分利用两个“西三角”科教创新区的核心带动与辐射作用,联合20所高校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联合6所高校成立“西部地矿环境类高校教育创新联盟”。按照“章程约定、专业对接、课程互设、学分互认”的运行机制,形成优质师资、课程、实习基地、工程场景的共建共享。高校间共建共享在线课程资源51门,实习实践基地8个,教学科研合作10项,提升了师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强化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学校地矿环境类专业与西部矿业、武钢集团、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刚果东方国际矿业简易股份有限公司等8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学生实习实训、科研联合攻关、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学校聘请产业教授49名,每年受益学生2000余人。

  校所协同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学校依托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优势,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家城市污水处理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所等单位合作建立“学科对接,人才互聘,成果共享,技术共用”运行机制,实现了人才互聘互用、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的共享、科技合作广结硕果的良好局面。双方共享师资300余人、共享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23个、开发以科技成果为案例的教学类项目45项,增强了学科内涵与学生创新能力。

  西南科技大学多元协同培养地矿环境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在传统地矿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素养不高,难以满足西部大开发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学相对封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结构单一;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普遍较弱;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难以扎根西部”四大难题。经模式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跨学科专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校与西安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开展联合培养,6所高校在地矿环境类专业培养了以全国建筑材料行业优秀企业家付秋涛、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宋建波、全国劳动模范刘争平、中国“敬业奉献奖”获得者周冠南等为代表的毕业生35000余名。他们具有多学科知识,能解决复杂地矿环境类问题,活跃在地质勘探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线,其中80%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比10年前增长近一倍,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8/03/nw.D110000gmrb_20220803_5-08.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