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改革创新二十载 培育制造业卓越人才
2022-08-01 光明日报

  作者:韩建海 仲志丹 张松敏《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1日 10版)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始于1958年原洛阳工学院的机械冷加工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热加工专业(铸锻焊工艺及设备)和农业机械专业,因“一五”时期国家七大重点工程落户洛阳而设立,机械行业背景明显,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鲜明。学校设有全国高校中唯一[1]的轴承专业方向,已为轴承行业培养了80%以上的中高级技术骨干,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级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目前,学校机械类专业发展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均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试点专业,其中,三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机械类专业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分互认,学生可获两校双学士学位文凭。2022年,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成功入选教育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2002年以来,机械类专业立足行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紧抓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持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分别于2004年、2009年、2016年、2019年4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从“宽专”结合坚持特色发展,到产学研合作打造优势,及至卓越计划提升质量,进而迈进新工科建设,学校机械类专业历经四个发展阶段,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同向同行,一步一台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与时俱进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轴承、液压、材成、车辆等特色应用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三宽一精”相结合 坚持特色来发展

  机械类专业在教改中立足自身、立足行业实际需求、不守旧不盲从。明确了“宽专结合、特色发展”的教改思路,探索形成了“三宽一精”的培养模式。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前三年不分专业方向,开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宽口径培养;最后一年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方向,开设行业急用的特色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精专业知识培养。

  学校制订“宽精”结合的培养方案,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主编并出版一批特色专业教材;构建“精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建了一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途径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此培养模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学校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既满足了企业需求又保持住了自身特色,为破解人才培养中“宽与专”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案。专业完成的《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获2004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产学研合作做主线 打造优势来竞争

  机械类专业接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形成校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双赢发展新局面。专业构建“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2007年,学校试点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改项目于2009年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校企深度融合迈台阶 卓越人才来培养

  学校提出“校企深度融合,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校企交替、工学结合、学用相长”螺旋上升的培养顺序,构建多层次、多模块、柔性化的“分段渐进式”培养方案。方案吸引了更多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著名轴承企业舍弗勒公司连续11年在校内开设《轴承应用技术》课程,校企共建实验室、设立专项奖学金。

  从2012级轴承卓越试点班开始实施以来,人才培养特色更加突出,毕业生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2011年,试点专业被评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改项目《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培养机械行业一线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获2016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传承、交叉与融合 新工科人才顺时代

  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新工科建设着力点,学校提出“立足行业优势与特色,推进传统机械类专业改造升级”新工科建设路径,实施“设置新工科专业方向,有序带动专业整体提升”新工科建设方案,而非匆忙申报新工科专业。以数字化设计制造为主线,优化设计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融入的课程体系。强化企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校企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新培养方案从2017级机械类专业开始实施,通过升级“卓越计划1.0”到“卓越计划2.0”和设置“机器人创新实验班”等新工科专业方向,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试点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持完成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改项目《“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2020年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作者:韩建海 仲志丹 张松敏)

  来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8/01/nw.D110000gmrb_20220801_5-10.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