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为广东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最大力量——广东职业教育十年发展成效
2022-05-24 教育部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广东实践。

  十年来,我们坚持高位统筹,实现了职普同等重要地位。广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建成契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全省共有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现有93所专科层次职业学校,在校生125.4万,分别比2011年增长19.2%、83.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从无到有,2所学校在校生1.9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占比50.1%。坚持高位谋划。每年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职业教育,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推进,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立法保障,出台《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填补了广东职业教育法律空白,对广东依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坚持政策先导,先后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构筑起纵到底、横到边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强化经费保障。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十年来职业教育累计投入4486.63亿元。2021年,高职总投入328.07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173.91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08%、82%;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比2011年增长203%。中职总投入324.29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668.13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95%、280%;省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比2011年增长186%。职业院校受资助学生人数和资助金额分别比2011年增长31%、149%。

  十年来,我们坚持扩大供给,满足了人民对美好职教的向往。广东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等方式,加大学位供给,坚决筑牢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近三年,新增12.6万高职学位,新建8所高职院校,历史性实现21个地市高职院校全覆盖。高质量建设省职业教育城。省职教城历时10年谋划建设,总规划用地约50平方公里,已投入94亿元,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入驻10所学校、在校生约11万人,将打造成为教科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范本。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2019-2021年扩招42万人,帮助26万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大学梦,报到率高达92%,发挥了职业教育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广东高职扩招工作受到高度肯定,在教育部2022年新春发布会职教专场介绍经验做法。拓宽发展通道。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相衔接的培养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2021年,52%的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招生计划8.6万人、是2011年的11.9倍,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44%;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生计划1.2万人,专升本招生6.5万人、是2011年的13.2倍,22.4%的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每年开办劳模工匠本科班,实施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计划,2011年以来支持近11万产业工人提升学历,赋能新时代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十年来,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建设了大湾区技能人才培育高地。广东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厚植内涵底蕴,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十年间为社会输送了约769万技能精英,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建设14所国家“双高计划”学校,29所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62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发挥高水平职业院校示范带动、典型引领作用,大幅增加优质职业教育供给。深化“岗课赛证”融合。对接岗位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推进以赛促学促教,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湾区产业高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课证共生共长”培养模式被国务院领导评价“一点都不输德国”。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全国第三,并获高职唯一一个特等奖。强化师资保障。专任教师数量从2011年的9.3万人增加至2021年的11.9万人,增长27%;建设2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生学历以上专任教师占比32%,比2011年增长82%;双师型教师占比60%以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连续四年全国第一,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师资保障。

  十年来,我们坚持互融互通,构建了产教融合新生态。广东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奏响出产教同频共振的最强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健全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省高水平高职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全省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高职院校为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培养13.1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毕业生人数的45%,为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强提供了重要支持。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出台《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建设10个产教融合试点市,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等合作平台,产学合作企业8万家,培育122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起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成立80个职教集团,建设19个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在全国首创技工院校“校企双制”办学模式,2012年率先通过自主招生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已覆盖67%的高职院校。截至2021年底,高职校企共建580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课程5665门、教材2581种;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5亿元,是2011年的10.2倍;技术交易到款额1.8亿元,非学历培训到款额6.4亿元。

  十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发展,展现了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的职教担当。广东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有效的实践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为广东就业工作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作出了重大贡献。实施区域联动帮扶机制,十年组织珠三角中职学校面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招生”80万人,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大力推进东西协作和对口帮扶,协作帮扶8省区超百所职业院校,其中组织广东5所优质高职院校对口帮扶培黎职业学院,汇聚两地产教资源,助力培黎职业学院打造“丝绸之路职教名校”;联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创建了对口帮扶“甘孜模式”。助力“双区”建设。部省出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支持深圳对接国家所向、湾区所需、深圳所能,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深化粤港澳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合作,推进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教园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创新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平台建设,支持学校主动跟随优质产业或重点企业“走出去”,参加“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平台48个,推动职教广东标准、广东模式“走出去”。加强与国(境)外职业院校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境外办学,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分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马来西亚成立“热带农业现代产业学院”。

  下一步,广东省将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契机,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构建良好职业教育生态为重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487/sfcl/202205/t20220524_629746.html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