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样写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答卷
2022-03-10 中国教育报

  ■2022两会E政录

  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伟大征程中,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校应该如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自觉担负起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和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接受了《中国高等教育》记者的采访。

  科技报国:高校要主动适应、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当前,高校应该如何把握“四个面向”的目标要求,把发展融入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中?

  李清泉:高校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打造科技创新的“国之重器”,培养敢闯爱创的“国之英才”。要以国家所需、时代所向、自身所特,完善科研生态,组建新平台、新团队,策划新方向、新项目,强化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重大突破。

  同时,高校要积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让师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和创造动力充分涌流。要着力提升科研人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力争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问题、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从而主动适应、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施大宁:“四个面向”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与社会的界限逐步消失,“融入社会办大学”的理念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高校要顺势而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人才培养大平台、集成攻关大平台、创新创业大平台、产教融合大平台,创造出全新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攻关机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团队+研究院+实验室+创新平台”一体化有组织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学校与南京市、无锡市等地联合组建南航国际创新港、研究院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破除“五唯”:让“最强大脑”科技创新的才智充分涌流

  记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高校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科技人才工作?

  李清泉:人才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十分重要。深圳大学一直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推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尤其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一方面要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做好全方位服务,确保科技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平台搭建,更好地让科技人才和智力“活”起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学科特色,由学科带头人牵头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引领团队成员快速成长。

  施大宁:当前,做好科技人才工作,重要着力点就是要把“揭榜挂帅”落地落实。一是要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竞争出成果、解决真问题。二是要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采用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为潜心科研的教师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赋予科研团队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三是要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机制,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记者:我们也看到,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在事业发展上还面临不小的压力,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实,高校如何破除“五唯”,为科技人才松绑减压?

  李清泉:高校要努力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支撑体系,为他们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成长支持,助推他们逐步挑大梁、当主角。高校破除“五唯”,关键是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履职绩效、创新成果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指标作为岗位晋升和长聘的前置条件,重点考查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和人岗匹配情况。

  高校破除“五唯”时,要注重“有破有立”。要进一步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考查代表性成果在本学科的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原始创新方面的进展与突破;坚持国内国际同行评价,充分了解科技人才在国内国际同行中的水平及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增强服务人才的意识,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施大宁:我认为,创新评价机制是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破“五唯”、树新标,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人才,要深入分析科技人才的多样性,统筹人事制度、学术评价、资源调配等多个方面,真正落实人才分类评价。要真正了解每一位科技人才的科研方向,以及在团队中所作的贡献和产生的成效,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与积极性。

  在最近的职称评审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教师没有发表论文,但他的创新成果对我国国防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为此,学校立新规树新标,使他顺利通过评审晋升教授。这样的科研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可以让科技人才放下包袱,全身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科研育人:“创新星火”照亮创新人才成长之路

  记者:面向大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如何强化科研育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施大宁: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也面临着深刻变革。我们要以教育评价体系为牵引,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要将价值塑造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贯穿学生发展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具体的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此外,要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把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项目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参与科创训练、参与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李清泉:我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多元参与、多方联动的工程。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高尚情操、坚定信念、健全心智的优秀人才,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二是要重视学科交叉和特色培养。通过建立各类特色班、基地班,培养理工、文理、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三是要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发挥科技优势,促进校企、校地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平台。

  记者:深厚的创新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怎样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施大宁:今天,大学固有的特质就是创新文化,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终身背景和精神家园。高校要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敬畏感和对创新精神的认同感。要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学校发展各个方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学生浸润在创新文化之中。在此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没有文化的大学是没有灵魂的。文化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慢变量。

  李清泉:创新是深圳大学的灵魂,也是深圳大学的重要使命。从建校之初,深圳大学就带有创新创业的基因。多年来,深圳大学持续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将其打造成竞争优势。创新文化和氛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营造创新文化涉及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的过程。高校要建立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持之以恒攻克科技难题。要尊重多元的科研模式,既支持团队合作,也支持学者单干;既支持有目标的科技攻关,也支持无目标的自由探索;既支持基础研究,也支持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要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打造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体系。彰显“传帮带”的科研文化,营造有利于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科研环境,并通过科研人员言传身教,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3/10/content_606441.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