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点燃科技创新“引擎”,激发浙江成果评价改革动力
2022-02-15 科技日报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看招

  “2021年尾声,团队和竞拍公司签订了关于‘绿嘉黑’新品猪的合作协议。”近日,浙江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齐珂珂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过61轮竞拍,这一本土自培优质黑猪的技术转让以3000万元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拍卖结束,齐珂珂都不知道买家身份,“看着屏幕上项目的竞拍数额快速、持续走高,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成果的价值”。

  长期以来,转化流程复杂、政策落地难等原因,导致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到,要重点抓好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等工作。

  去年以来,作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制定实施《浙江省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打造出展示科技成果“窗口”与“科技大脑”有机组成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版(以下简称技术市场3.0)。

  “技术市场3.0整合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为科技成果资产评估‘松绑’,激活了我省科技创新的‘一江春水’。”浙江省科技厅负责人说道。

  近期,在科技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方案中,浙江被列为4个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将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市场导向

  成果拍卖在线上释放活力

  登录技术市场3.0账号,描述技术需求,由平台精准推荐相应成果,用户可在规定时间内线上竞拍……去年10月,技术市场3.0试运行,上线了类似网络拍卖的新功能,多项成果在竞拍中屡屡溢价成交。

  2002年,浙江建立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之后将其升级为线上线下打通的2.0版,探索出“浙江拍”这一成果交易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该省科技部门发现,线下拍卖在竞拍企业报名、成果价值评定等方面存在若干局限,市场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

  技术市场3.0重塑“浙江拍”机制,可同时支持协议定价、挂牌交易和竞价拍卖3种市场化定价方式,让成果定价更专业化。

  “技术市场3.0构建了以交易大厅为核心,成果、需求等5个大厅为辅助的功能模块。”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负责人金聪介绍,交易大厅将多主体、多环节、线上线下离散的技术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再造,以软件定义交易规则、以数据实现可信溯源,对所有交易行为用区块链存证。

  自上线试运行以来,技术市场3.0已汇聚科技成果14177项、企业需求2499项,入驻机构259家,实现技术交易额4220万元。

  鼓励研发创收

  双管齐下做好转化“加减法”

  1亿元!这是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凭“Hu7691化合物项目及相关专利”与广州某企业达成技术转让的费用。类似的案例在浙江并非少数。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创新形成的成果属国有资产,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不足、转化过程中隐性束缚多、办事流程长,令科研人员感到“心累”。浙江省科技厅法规处负责人王华表示,对于科研人员尤其关心的成果评估以及确权问题,浙江通过政策解绑与技术赋能加以解决。

  2017年,浙江省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支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改革;2020年,浙江若干高校院所被科技部列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浙江出台《关于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

  政策落地离不开技术配合。职务成果转化涉及财政、国资、教育、审计等部门审批工作,各环节必须严谨无误、合规合法。

  去年11月,技术市场3.0上线“职务成果转化在线”改革治理场景,建立全流程追溯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与试点高校成果交易审批流程实现多跨协同,推动校内审批从5部门精简到2部门,平均用时从58天缩至31天。

  “数字化改革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相辅相成,将让更多有作为的科研人员理直气壮地名利双收。”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浙江科研人员获得转化现金和股权收益已达20508人次、现金和股权收益额7.8亿元,收益额年均增长33%。

  知识产权质押

  “数字资产”解融资之急

  2021年9月,“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上线,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100万元贷款金额。

  “知识产权质押后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资产,释放了技术的内在价值,能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渠道少的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王华表示。

  近年来,浙江结合数字化改革畅通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发挥创业投资对技术要素价值发现的先导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去年前11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金额963.5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719.8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在金融投资评价改革上,我们将深化知识产权信用贷款模式。”金聪介绍,比如开展技术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支持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争取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

  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2/15/content_530391.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