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教师团队:做科研就是要“顶天立地”
2021-12-27 中国教育报

  通讯员 许晓凤

  这个37人的团队,是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的口号是做“顶天立地”的事。所谓“顶天”,就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卡脖子”难题,加强科研攻关,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力。而“立地”,就是围绕光催化环保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和合作开发,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把论文实实在在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零开始建起实验室

  从旅美留学期间研制的第一台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开始,付贤智就立志回国办个实验室,做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光催化产品。1997年,他在我国光催化学科领域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创建了第一家研究机构——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

  回国之初,在2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付贤智带上几个年轻人,一边想方设法以光催化技术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争取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和科研基金,一边积极从国内外物色志同道合的科技英才加盟他的科研团队。

  第二年,在各方的支持下,团队争取到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光催化功能材料及系列产品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这个科研经费高达3000万元的项目是当时我国光催化领域和福建省高校最大的科研攻关项目,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形成意义重大。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来到团队,包括留学法国从事分子筛催化研究的王绪绪,留学新加坡和美国从事材料合成研究的李朝晖博士等一批物化、材料、电子及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科研骨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创办了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产业化实施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我国第一家光催化研究所。

  推动成果产业化

  光催化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洁净氢能源生产的高新技术,集中了催化化学、光电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半导体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科研成就,使环保技术与可再生洁净能源技术自然结合与扩展,成为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兴交叉学科。

  科研成果产业化才能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团队不仅抓基础科研,更是把目光移到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市场上。但“搞科研不是交钥匙工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

  对此,学校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制度化和体系化,打通校企“科研创新链条”,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角,还率先成立了“福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着力推进技术转移机构改革与建设,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1年5月,团队首次将光催化技术应用在了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外墙的修缮之中,使一大会址纪念馆外墙具有抗污、自洁、防老化的功能。团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以紫外光催化技术为核心,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套)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原位在线光催化/紫外消杀系统与装备,该项目成果通过国家级专家验收,已在福建多地监管仓中推广使用。近期,该成果还通过了科技部论证,即将应用到北京冬奥会的防疫工作中。

  如今,光催化研究所已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产业化实施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机构,拥有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一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创新引智基地,并入选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让年轻人大显身手

  团队以应用研究起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础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团队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在内的100多项科研项目,解决了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王心晨是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成长起来的青年化学工作者,也是团队新的带头人。在氮化碳光催化研究中,他带领团队开拓了光催化材料研究的新领域,实现从传统无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到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突破,使碳氮聚合物发展成为光催化的重要研究新领域,成为这个新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同时,一大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团队中崭露头角,他们中有张金水、张贵刚、汪思波等。谈到光催化研究的前景,新时代的光催化人总是内心充满自豪与激情,他们坚信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实现用光催化技术造福人类、改变世界的梦想。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12/27/content_603703.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