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高质量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2020-06-08
  6月5日,学校召开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工作暨一流大学建设推进会详细分析了当前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当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就下步学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放眼“双一流”建设全局,学科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流大学建设和学科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全校上下必须对学科建设深化认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校学科建设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内外部环境,必须形成齐抓共管“双一流”建设的格局,必须紧密围绕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继续坚持巩固基础、优先发展、分层建设,通过优先建设和重点投入,实现部分优势学科向集群优势学科转变,促进形成良性学科发展生态。  
  刊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连军同志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工作暨一流大学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要点,供全校上下学习、领会、落实。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高质量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校长郭连军

  根据本次会议统一部署和党委常委会研究意见,现在我就学科建设工作进行简单回顾,并对学科建设和一流大学建设进行工作部署。

  现状分析

  ——应该清醒认识到学科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校院两级对学科认识还不深刻,亟待形成齐抓共管“双一流”建设的格局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以来,学科建设抢抓关键机遇,取得了显著成绩。2017年,全国第十二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学校申报的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0%获批,居全省高校之首。2018年,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入选A类一流学科。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放眼“双一流”建设全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科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外部学科环境看,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学科解决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和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能力、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不足。从学校内部看,校院两级对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深刻,亟待形成齐抓共管“双一流”建设的格局。  

  学科博士点数量不足。学校5个博士点规模,仅略高于全国非双高校博士点规模,低于辽宁省博士点平均规模。学科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省内支持的国内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总数4个,仅高于各高校平均值3.3个。学科布局结构不平衡。学校共有一级工学13个,占比65%;理学、管理学、法学占比均为10%;经济学1个,占比5%,学科平衡指数低。高水平学科领军人物缺乏。缺少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少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各类专家组专家。学科团队存在断层风险。在学术前沿挑大梁的仍然以六十年代出生的教师为主,青年学术拔尖人才成长缓慢。学科支撑平台不足。缺少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平台。仅有电气工程学科建成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薄弱。不同学科之间彼此合作少、交叉渗透性较差,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未能充分利用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学科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显著。近三年,学校完成辽宁省一流学科重大标志性14项,占比3%。无平台类成果、科技奖励类成果、学术交流类成果、团队类成果和顶级论文类成果。学科服务社会能力不强。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全省高校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类重大成果3项,占比5%,获得全省学科带头人服务县域和辽西北经济项目12项,占比5%。

  建设任务

  ——要牢牢把住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对评估数据深度挖掘,对定性评价指标早下功夫、下足功夫,将评估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抓优化学科布局,形成良性学科发展生态。依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通过优先建设和重点投入与辽宁支柱产业、高新产业相适应的主干学科,让有限资源集中发挥作用,实现部分优势学科向集群优势学科转变,促进形成良性学科发展生态。

  抓重大标志性成果,高标准建好一流学科。以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为目标,以绩效为杠杆,进一步对省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咨询论证和建设指导;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做好学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突出学科建设实效。  

  抓第五轮学科评估,高质量完成迎评促建任务。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正式开展,要牢牢把住评估指标,对评估数据深度挖掘,对定性评价指标早下功夫、下足功夫,按照分工将评估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抓博士点申报,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今年教育部将会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学校提前谋划申报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一阶段,要继续仔细研读政策、把握精神、抓准要点,进一步凝练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突出特色亮点。  

  抓学科团队建设,构建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下一阶段,学校将按照长周期、高标准、严考核、高激励的原则,坚持培育成果与培育人才相统一,面向未来,分层分类梯次培养学科团队。  

抓学科对接服务,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有为有位。学科建设要精准对接辽宁县域和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智力支持水平。要适当安排引导资金,为重点任务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抓学科群建设,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下一阶段,各学科群要在如何选准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如何有效促进学科交叉与学科协同,如何提高承接国家、地方、行业最大需求与任务的能力,如何营造良好的学科群生态与文化方面拿出具体方案。  

  抓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原始创新基础。下一阶段,学校要认真梳理和总结校内各级各类实验室、中心和平台,审视建设成效,整合各平台和资源。所有学科要谋划和筹备国家级平台建设,为申报重大项目奠定基础。  

  抓学科制度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下一阶段,要围绕学校 “1+3+N”改革总体布局,强化学院的学科建设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科带头人有发言权、决策权和资源调配权。  

  抓学科管理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学科建设综合管理水平。下一阶段,学校将提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主管学科建设院长“懂学科建设规律”“能进行学科建设谋划”“会指导学科建设运行”“善营造学科建设氛围”四种能力,以高质量学科管理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科促一流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2年形成符合国内一流大学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第二步,到2025年搭建国内一流大学体制“四梁八柱”;第三步,到2035年实现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沈阳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一流大学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为牵引,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工作,带动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

  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完善一流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计划,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方面有所突破。  

  学科建设促进科学研究。高度重视科学创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立校,扎扎实实增强科研发展底气和动力。推进跨学科团队建设,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  

  学科建设促进社会服务。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内涵建设,加大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力度,形成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学科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及学科队伍,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各级各类全覆盖的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学科建设促进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大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引进力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学科建设促进社会声誉提升。要紧密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稳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社会声誉及扩大学校影响力。  

  学科建设促进资源统筹整合。以学科建设成果质量为导向,资源分配坚持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加强职能部门管理统筹,全面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模式,提高资源供给质量。

  让我们正视问题、深挖根源、真抓实干、坚定信心,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为目标,积极为工大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沈工大“双一流”建设,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梦想!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