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武大校长窦贤康:建设双一流,把钱花在人才和科研上
2019-03-05 新京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即。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科院院士窦贤康就双一流高校建设、人才引进等问题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湖北省已经拨付给武汉大学4个亿用来支持武汉大学的双一流建设。

 

  谈学科建设

  今年开建多个大型科研平台

  记者:武汉大学已经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明年是一个重要节点,目前有何进展?

  窦贤康: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并非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但是武大确实在不断努力。

  记者:具体来说,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窦贤康:比如,去年我们开始搞人才强校,我们的人才建设、科研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虽然不能只看排名,但几大排名体系里面,武大进步比较明显。一些确定目标,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一定会实现。

  记者:武汉大学是湖北的两所重点院校之一,在双一流建设上,湖北给予了哪些支持?

  窦贤康:湖北非常支持武汉大学的发展,去年,湖北给了武汉大学4个亿,用于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连续支持我们5年。

  记者:这些钱具体会怎么用?

  窦贤康:我们将用这些钱引进人才,另外建设一些大型科研平台,学校将购置化学、生命和医学方面的大型设备,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这些大型科研平台的建设,是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来京之前,学校刚刚开了一次会议,设立一个新的机构,叫公共技术实验中心,中心还将选聘专业服务人员,满足学科实验需求。


  谈校园基建

  将在武测校区盖科研大楼

  记者:武汉大学目前只有珞珈山一个校区,目前办学面积是否充足?

  窦贤康:武大的办学条件其实是受限的,虽然我们有5000多亩地,但珞珈山占了很大面积,武大是文物保护单位,很多建筑不能改建。此外,武大还在东湖风景区,建筑限制层高。所以,武大的科研用房是真短缺。

  记者:很多大学都有多个校区,武汉大学是否会新建一个校区?

  窦贤康:教育部刚出新规定,不支持异地办校区,武大不会再新建校区。但大学确实需要很大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办学条件紧张的大学都有新校区,主要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在新校区进行,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记者:那么武汉大学如何解决科研用房紧张问题?

  窦贤康:首先我们会内部挖潜,把有限的科研用房,用在最需要的人手上。另外,武汉测绘学院并入武大信息学部,那个位置不限层高,将是武大重点开发的区域。我们将多方募集资金,希望能够建成一个20万到30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

  记者:大学经费管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武汉大学的经费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窦贤康:我也经历过几所大学,我觉得大学的钱确实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比如武大最近改善了食堂、教室等。大部分时候钱是不够用的,去年校友捐赠5个亿,我们都用在了人才建设上,帮我们解决了很大问题。

 

  谈人才引进

  6月亲自去美国招募青年人才

  记者:武大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

  窦贤康:武汉大学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现有人才稳定住,二要从海外引进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记者:吸引和稳定人才,武大提供了什么样的待遇?

  窦贤康:待遇很关键,没有好的待遇引进人才是不可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环境。我经常到科研人员实验室,了解、解决他们实际的困难。我也让真正有水平的人有更多发言机会,参与到学校发展中去,让他们觉得受到重视,在这里干事业“值”。

  记者:武汉作为一个中心城市,但是地处中部,如何才能留住人才,武汉大学作了多少贡献?

  窦贤康:大学的人才竞争是很激烈,不在北上广的大学都面临或大或小的压力。在这方面,我觉得武汉的两所学校是尽心了。去年国字号人才引进方面,武大排第六,华科也排进前十,其实很不容易。

  记者: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是否对武大有压力?

  窦贤康:我们主要是面对海外引进人才,为中国人才做“净增量”。我觉得,虽然无序的竞争不好,但是适当的人才流动,对学校和人才来说,都会带来好的改善。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