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校劳动教育研讨会学术观点摘要
2019-03-01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被提到新高度后,高校该如何做好?高校劳动教育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瞿振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本书是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长期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基础上的匠心力作,也是关于高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发轫之作,是第一部对高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如何认识劳动教育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加强劳动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强调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是未来社会教育和旧社会教育的根本区别。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都把劳动教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劳动教育一直被包含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内,没有显现出来。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劳动教育提到了跟德智体美同样重要的位置,还特别提出学校工作的六个“下功夫”,劳动教育,应该贯穿在六个“下功夫”之中。本书讲到的劳动教育的“五目”和六个“下功夫”是完全贯通的,对劳动教育和其它四育既有独立性又有渗透性的认识,提出的“1+8 ”结合模式,对大中小劳动教育从“爱劳动”到“会劳动”再到“懂劳动”的衔接设计都很好。希望课题组跟教育部的有关工作更好地结合,参与其中,为政府决策做出更大贡献。

  杨志明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人社部党组原副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办公室原主任)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50年代的劳动热潮,也经历了文革时期劳动排斥知识、排斥技术的极端化时期,更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创造财富,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的历程。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写入了德智体美劳五要素中,在中央庆祝改革开放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把劳动置于新时代五大要素之首。这些都说明,中国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也翻开新篇章。新时代劳动教育和党的十九大上提到的工匠精神应是一脉相承、有机结合的。工匠精神狭义地讲是劳动者对劳动精益求精、追究精制、忘我劳动的过程。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大力复兴工匠文化、建构工匠制度,让工匠出彩,鼓励年轻人包括高校学生,学好技术好就业。在当今“大智移云”时代,大力提升新时代农民工技能成为迫切的国家发展需要,希望新时代劳动教育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刘占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金属质感分割线

  《论纲》体现了四个“第一次”: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教育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劳动和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教育的新发展;第一次系统地回顾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界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大中小劳动教育目标的渐进体系;第一次提出应系统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第一次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要课程化,突出劳动科学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这些都带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性质。加强劳动教育,对扭转当下严重存在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不良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克服人工智能时代下虚幻环境对青少年和民族创新发展的不良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劳动教育的核心问题应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强化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劳动责任和伦理意识,可学习日本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从小尊重劳动、懂得感恩。

  谢维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要高度重视劳动的教育价值,劳动不仅创造财富,创造人,而且也造就人才。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认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杜威的经验哲学中更充论证了劳动所提供的直接经验对人的发展的巨大教育价值。劳动是个体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的双向建构的活动,因此,劳动造就人才的功能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现自我认同,二是完成自律,把社会的外部控制转化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教育价值,有教育价值的劳动是和学校知识与日常知识具有连续性的劳动,是体现了学习、劳动和实际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劳动,而不是在空想中实现的。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这本《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基础。本书对新时代的劳动和高等教育的劳动教育两个问题的思考和解读,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会推动一项事业、一个学科的前行。尤其是研究中提出要对劳动科学进行深入研究,要编写《劳动科学概论》,这对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及教育体系的建立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当下中国乃至世界劳动的性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非传统就业已成为劳动就业中非常大的板块,雇主和劳工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相应带来了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诸多变化,建立全新的劳动科学,成为当下的时代使命和议题。就劳动教育的方向来说,目前的研究中对雇主的研究,包括雇主对教育质量的检测和评估的研究很不足,希望能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继续密切合作,和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合作,陆续推出这方面的新成果,让更多成果服务于我们这个时代。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必须坚持劳动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地位,它不是专门教育或职业教育。实际上,劳动教育并不是在人的基本素养层面上可以增加的东西,而是基本素养培养好以后,跟社会链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它很重要,但逻辑上不能跟德智体美并列。研究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在哲学上,马克思强调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在经济学上,马克思强调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基于有效的劳动,并提出了体现社会正义的按劳分配观念;在教育学上,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每个层面对劳动价值的弘扬都是无以伦比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要考虑两点:一是劳动形态,要与时俱进,不能再犯把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的历史错误;二是教育形态,需要一定的课程,但这种间接的劳动教育效果有限,关键是要考虑怎样让间接的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强化,让整个社会恢复正常的观念,那就是陶行知先生讲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曾天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注意三老三新。一是老传统、新思想,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特色和方针,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传统方法,但现在,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德智体美是在逻辑认知的层面解决问题,劳动教育是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要强化直接经验,把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既要有劳动又要教育,不能窄化也不能泛化。二是老问题、新方法,总书记提到的“三不”实际上是个老问题,关键是要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专业化的和综合化的。有专门化的,比如必修课,有专业的老师;也要综合化,通过结合和融合来完成,把过去泛化的状况解决掉。三是老任务、新机制,落实好老任务需要建立新机制,比如标准问题,出台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对大中小学的劳动素养要求要明确的标准;经费、师资方面也要有新机制,新举措;还有评价和评价结果使用问题,要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陶志勇

  (中国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

  第一,劳动教育应贯穿一个人终身、覆盖全体国民。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总工会领导班子的讲话中,就多次表达出应多方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意思。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里进一步明确:要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开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相关课程,加强有关产业工人问题的教学科研。第二,劳动教育要有相应的社会激励机制加以支撑。要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鼓励劳动创造,使通过劳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真正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和普遍追求;要在社会关系中更加尊重劳动者,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第三,劳动教育要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如上海地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聘请10名劳模为特聘教授,建劳模展示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打造了《工匠中国》品牌课程,借助互联网优势,使品牌课程惠及更多大学生。这些都使劳动教育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结合有了扎实的师资和课程载体,从较为单一的宣传引导实化为师生结对、课题研究、现场体验、蹲点实践、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

  卢晓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考虑如何把真正的劳动带入高等学校。课堂或学校中特别安排的劳动教育都带有模拟的倾向,不是真的劳动。要把真正的劳动带入高等学校,扭转整个社会对劳动的认知,要在大学和研究生的录取机制以及大学的安排方面进行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在大学的录取机制上可通过自主招生把部分有真正劳动经验的学生录取到大学中;在研究生录取机制上,免试政策不能只限于应届毕业生,应有少量的名额开放给有真正劳动经历的人。在教学安排上,要有整体学分制配合,让劳模和工人有机会真正地跟本科生一起学习、获得学分。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劳动教育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不同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更强调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向内的教育”与“向外的教育”有机统一。“向内的教育”,指向学生的精神和灵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向外的教育”,指向学生的核心技能、劳动技能,走上社会有一技之长。习近平总书记5月2号北大讲话中既强调“育人”又强调“育才”,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内外统一的辩证法。因此,从“向内的教育”看,劳动教育很难像德智体美那样归入身心素养的某一类,但劳动教育主要是“向外的教育”,任何教育都应该是向内与向外的有机统一,因此,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人人应该接受的教育,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范畴。第二,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加强高等教育和工作世界的紧密联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要格外强调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应对不确定的职场环境的能力。第三,应该以劳动教育来重构高等教育目标体系。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要做战略性调整,要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大力培养学生应对真实世界的能力,包括跨界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劳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在改造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赖德胜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动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上论述过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系问题。他谈到,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并特别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劳动科学就是这样的学科。劳动是生产的投入,劳动的所有者又是生产的目的,劳动既可以改造外部世界又可以改造内部世界,而且劳动随着时代的变化又有新的形态,因此,推动劳动教育需要多角度多学科来做。目前研究劳动的各个学科,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哲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心理学、劳动关系学、职业卫生工程等都分散在不同学科门类下,导致高校很难有一个集中的培养劳动人才的学科平台。因此,要加强劳动教育,就要加强劳动学科的建设,建议借此次全国教育大会将“劳”写进国家教育方针的契机,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高校再次论证劳动科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能性。

  顾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劳动教育纵横交错,需按“一根红线穿到底,各个学段写春秋”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红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劳动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和劳动精神(包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体现,它应该贯穿大中小各个阶段。同时,也要结合各阶段学生的特点、教育目标、时代发展特点,在劳动教育的形态、结构、方法、途径等方面有所变化。历史上有不少劳动教育思想家和各种劳动教育思潮,如宗教主义、泛爱主义、新人文主义、自然主义、新教主义、人格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都蕴含着丰富思想,值得研究。针对高校的特点和目标,高校劳动教育也应该有“三高”的特点。一是课程视野上“高站位”,从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立德树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求、科技创新驱动、民族复兴,塑造积极健康的劳动教育文化和教育生态等看;二是目标追求上“高品质”,着力追求提高劳动价值的内化水平、劳动素养的结构化水平、劳动任务的创造性水平、劳动经验的自我组织水平,劳动习惯的自动化水平、劳动人格的社会化水平等;三是实施方法上“高难度”,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劳动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技术科学等学科融合支撑。

  田鹏颖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纲》高度关注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政党,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教育的态度是衡量政权性质的晴雨表。如果一个政党忽视了劳动和劳动精神,忽视了劳动教育,就很难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论纲》深刻论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严肃的方向问题。“教”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在于能否构建起完整的、切实有效的立德树人体系,关注了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注了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论纲》深入探索了劳动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渗透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育体系、管理体系,《论纲》把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在方法论层面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刘向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听完今天上午整个的研讨非常感动、非常受教益,这是多学科名家聚焦劳动教育的一场学术盛会,也是对我校劳动教育研究团队成果的一次集体会诊。我从两方面进行总结和答谢。

  第一,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我们有三点收获。一是我们对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认识更深刻了。无论是瞿振元会长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劳动思想发展的高度,杨志明部长从市场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需要迸发活力的角度,谢维和教授关于劳动具有创造人才的教育价值的观点,还是刘占山会长从新时代“四个意识”的重要要求,檀传宝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学三个领域对劳动教育意义的阐述,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劳动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也是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要求的严肃的政治问题。还有陶志勇副主任强调了劳动教育是贯穿全民、贯穿终生的教育,周光礼教授讲了劳动教育是人人应该接受的教育,是党的建设方针重要组成部分,田鹏颖教授强调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教育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性质的晴雨表,这些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吸收。二是我们对下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路更亮堂了。杨志明部长讲到研究劳动教育要深刻结合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加强对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新时代劳动者的研究;谢寿光社长强调也要加强对雇主、“白领”以及人工智能条件下非传统就业的研究;刘占山会长启发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国际比较,如日本的感恩教育实际上就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周光礼教授从高等教育由普及化向大众化过渡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加强与工作世界、职场的密切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赖德胜教授从劳动科学角度强调了我们一直在呼吁的问题:筹建劳动科学的一级学科,为加强劳动教育奠定学科基础;顾建军教授强调我们要研究两百到五百年来中外多种与劳动有关的思想、思潮,丰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三是我们加强劳动教育的做法更清晰了。专家的意见建议坚定了我们要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强化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的思路,曾天山教授强调要克服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的现状,陶志勇副主任呼吁劳动教育要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发挥好劳模工匠的作用,卢晓东教授提出了结合劳模本科教育的思路改进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制度的建议,瞿振元会长强调了劳动教育要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六个下功夫”密切结合,融会贯通。

  第二,在实际操作层面,我们有两方面的思路。一是我校将结合大家的宝贵建议,在新一轮院系调整中组建劳模学院、工匠学院,组建推进劳动教育科研与教学的劳动教育中心;二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包括编写《劳动科学概论》教材,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我们“劳动情怀深厚”的培养目标融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劳动文化全面融入校园文化,今年举办70周年校庆时凸显“劳动的校庆”主题,出版《劳动的名义》《劳动改变中国》等一系列新成果。

  在各位专家教授的鼓励、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要向党和政府,向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交上加强劳动教育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方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答卷,全力跑出劳动教育的加速度!最后,衷心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多到我校指导工作,共同支持中国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持我校事业的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微信公众号,作者:“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