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化 建中国特色“双一流”
2018-05-30

  同城的清华北大的化工、化学专业都很强,以“化工”为校名的北京化工大学何以自处?采访前的小小担心却获得了异常惊艳的回答,连我一个外人都对该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校长谭天伟院士以湖南人特有魄力以及独特的教育理念带领北京化工学院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搭建一流科研团队和一流教学团队,吸引和培养一流科学家,而北化工正借助“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创新、前瞻性的学术风格扎实的往国际一流特色学科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从国家领导人到省部级政府官员,从央企高管到知名创业者,北京化工大学杰出校友层次分明,多姿多彩。谈及北化工育人的秘诀,谭天伟院士不止一次提到扎实,同时又赋予了讨论质疑的先进课堂教学理念。

  陈志文:您更愿意让我叫您谭校长、谭院士还是谭老师?

  谭天伟:我自己可能在学校层面上来看,人家都愿意叫我谭校长的人多。但是我自己个人感觉,我更愿意听的是叫谭老师。

  我现在虽然是院士,也当了校长。但我一直在给本科生教课,同时还是国家的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的教师,国家的公开视频课的教师。校长是一个职位,院士只是代表你的学术水平,你的任务还是去育人。

  对一个教师来讲,如果他的任务可能说作出什么科研成果,我觉得我做出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但是我更加高兴的是,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能为国家贡献的、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人。

  陈志文:这应该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谭天伟: 我们校训是宏德博学,化育天工。从这个校训里头也可以看出来,我们是非常讲究我们的学生,培养我们的学生。

  北京化工大学不但培养出贺国强、李学勇、周小川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政府官员,为企业界特别是央企也输送了不少管理人才。

  在学术方面,以2015年为例,当年我们两院院士增选中,不到120人的名额里有4个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说明我们在在做学术研究方面也是非常冒尖的。

  我们还有一大批的学生在创业方面也都是做的非常好的。比如说滴滴专车的创始人、链家地产的创始人、3W咖啡屋的发起人都是我们的化工大学的学生。

  陈志文:您觉得北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作出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谭天伟:我觉得首先是化工大学的这个校风,是我们做事、做人都非常扎实。

  其次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其实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在当前信息手段如此发达的程度下,我认为老师的PPT,讲稿和书都可以直接给学生,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看,课堂上不再需要照本宣科,而是采用互动研讨,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观念的精神和氛围。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如何将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到教学中去。

  我讲课就是如此,每节课都会提出至少三个问题,鼓励学生上课回答。如果学生自己举手了答错了,我绝不做记录。如果没有举手随机叫到打错了就要记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互动。

  陈志文:其实这也是大学的功能,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知识简单的累积和叠加。

  谭天伟:对,第三还要有一整套人才培养的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一堂课,而是由几个老师形成一个教学团队,整合出一套流程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种从课程到思考到创新这样的一个教育流程和模式。

  评判一所大学的实力有很多种维度,这其中国际“认证”和背书是可以摆上桌面获得共同认可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化不但是抓手,是硬杠杠,更是飞往“双一流”的航道。

  陈志文:说到“双一流”,我就感觉咱们的机会来了,因为这个双一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特色鲜明的学校一个更大的机会,您怎么看?

  谭天伟:其实双一流,从它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出来,它是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要竞争,这里我们一般来说是有两层的含义。第一层含义叫中国特色。第二层含义是国际一流。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发表一些文章这样简单,而是要对产业,对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创新要作出贡献,我觉得我们这样的一个学校,应该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实际上我们“化工大学”的内涵,已经由行业特色变成以理工为基础的多科型大学,我们科研转化服务的能力特别强。从2000年以来到现在,我们获得了25项国家大奖。我们每年差不多每年将近两项的转化,我们的人均的科研经费在教育部署的院校里头也是排在前十名的。

  什么叫国际一流?那必须是国际平台参照可比,国内国际大家共同认可的标准上达到一流。类似于诺贝尔奖也好,类似于菲尔茨奖,就这种国际上公认的大奖,这是可以拿出来的。再有一个,我觉得很大的一块就是你发表的高水平文章以及被引用的情况,我们现在最常引用的是ESI,对于文章而言引用的情况,是国际公认的,相对最公正的一套体系。

  陈志文:从这个角度长远来看,您对北京化工大学未来有什么样的一个愿景,或者是叫期望?

  谭天伟:我当院长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过两句话:第一句话叫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第二句话叫不求全面,但求卓越。当然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可能现在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呢?那就是建设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特色性的大学。

  陈志文:如何来定义国际知名?

  谭天伟:比如跟我们学科相关的这些大学,大家组织的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是不是都请我们学校这些老师去做重要的演讲。另外我们一些主要的指标能否排在前面。

  汤森路透最新的排名,在亚洲的最有创新力的75个大学里我们排在第47位;在中国的大陆学校里头,结合专利我们排在第八位。而且这几年,按照ESI的这个排名,我们的学科排名一直在提升,比如说我们在去年,化学大概是在149名,今年就已经上升到140名了。

  从QS排名上看,我们大概在全世界排700多位,我们未来的预期是进前500名。

  陈志文:有了国际的“认证”或者说是背书这个学界公认的硬杠杠,学校实力可谓一目了然,其发展也有了突破口。

  谭天伟:正是如此,实际上,我们的抓手就是国际化。我2012年6月当校长,9月就提出我们要战略化、要国际化。我提出一个“2111”计划。2代表两个基地,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第一个1是每一个学院都要有国外一个实质性对口的一流大学里合作的院系。第二个1是指每一位正教授都要有一个国外实质合作的教授。这样呢,包括你发表文章、联合发表文章,联合申请项目,人才培养就都顺理成章了。

  最后一个1呢,我提出参与国际活动,有出国经历的学生每年增加1%。

  陈志文:见世面。

  谭天伟:对,我一直对学生和老师们说,你的视野有多宽,你的事业就能走多远。过去我们由于学科面窄,另外还有一些小富即安的心理,过的日子还不错,不少人没有参照系,也就没有上进心。

  最近几年,我们大概6%左右的老师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个比例还要增大。对于学生,我们现在要求到十三五末,博士生百分之百要有出国的经历。同时也在研究,研究生出国经历的比率能否达到40%—50%,本科生出国经历的比率能否从现在的百分之几达到百分之十几。

  我们不但追求走出去,还讲究引进来。2013年我们搞了个国际论坛,要求每一个学院都要请来十个以上的海外专家,相当于我们每个学院都搞了一个论坛。这样起码先把氛围造起来,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陈志文:这样大家既见了世面,又有了压力。

  谭天伟: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化,我们把学术平台搭建起来了。在国际论坛结束之后我趁热打铁,亲自去剑桥和普林斯顿,在2014年初最终确定建立国际软物质研究中心,这应该是北京化工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同年我们开始有了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第一个联合实验室,之后还有一些实验室会陆续建起来。通过这些机构和活动,我把海外的最有名的教授,请到了北京化工大学搞科研。

  接下来,我们的联合研究中心还要走出去,很快将在沙特这样的产油国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陈志文:借“一带一路”的东风,结合国际化。

  谭天伟:没错,它是产油国。我们是化工,刚好是他们是上游,我们是产业链衔接。这样我们利用国际化既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又可以借此机会把我们的技术,人才培养向外延伸。

  如何吸引人才是任何一所大学“双一流”建设中都绕不过的难题,巧妙借势国际化的北化工却通过请来搞科研的顶尖专家的“朋友圈”和眼力价精准引进诸多青年才俊。

  陈志文:您刚才讲了咱们的双一流和国际化战略、规划,包括学校一个阶段的愿景,其实都绕不开一个人才的使用。那咱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谭天伟:现在来看,我们跟国外的差距最大的是什么,是师资队伍。不单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是清华北大,它的弱项,我觉得依然也是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如果哪一天它的师资队伍都是国际上最强的,那它一定就是一流大学。

  因此我们的“双一流”建设启动了三个项目,分别是建设一流科研团队、建设一流科学家、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其核心是师资队伍,其抓手依旧还国际化。

  一流科研团队,就是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形成团队作战。因为高校过去的评价机制都是PI制,以个人或者小课题组。但是这种方式,坦率的讲解决重大问题还是不行的,重大问题以团队,是大团队来做的。但是团队怎么来考评,这在过去一直是难题。

  所以我们现在就整体解决这个问题,我只对总量进行考评,然后把绩效交给团队负责人。他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来分派。这等于我们打破了过去的身份界限。在一个团队里做支撑的绩效拿到的可能比一个做教授的还要高。这样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2014年下半年,我们抓住机会成为北京启动的高精尖中心首批学校之一,借助北京市的资金支持我们国内外的一些顶尖专家加盟,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团队。这样的团队的确很明显的拉升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最明显的例证在于,我们已经有三篇文章发到了国际最顶级的刊物上,这在北京化工大学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陈志文:您这是分类管理和考核。

  谭天伟:没错,那么一流科学家目的是什么?就是进行PI制考评。你要做国际最前沿的东西,你要发表最顶尖的刊物,你要引领一个领域,或者是一个方向。我们的标准和尺子就是国际评价。

  你可以看到,通过国际论坛,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我们把国外一流的科学家拉到北京化工大学做科研。他可以出一流的成果,可以跟学生老师进行互动,培养年轻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成为我们吸引人才的引擎。

  陈志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谭天伟:是的,有些顶尖专家你请来待时间很长不现实,那么除了搞科研之外,我们还给他们提出要求,必须给我们引进一个至少是优青和青年千人水平的青年的PI。这样的陆陆续续的,他们就推荐回来一批这种年轻英才,而且都是全职的,这才是我的所以我的真实目的。

  陈志文:双一流的“抓手”是人才,实现人才引进的抓手是国际化,这样国际化其实产生了一个双向效应,一个是走出去,培养自有人才。一个是引进来,借助顶尖专家的“朋友圈”和眼力价来吸引人才。

  谭天伟:没错,而且这个过程有最大的好处,我们不用到处瞎找,这有点类似于医学上“靶标”的概念,定位很清晰,也很准确。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