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新时代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研讨会暨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成立仪式在国际交流大厦举行。学校相关职能部处及兄弟学院领导、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二百余人参会,共同见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的成立。
校长赵忠秀作关于成立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的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适应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求,学校决定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名为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他强调,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贸大特色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报告规划了学院未来发展蓝图:一是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做精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学科,走出一条与贸大“双一流”学科体系密切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二是紧扣新文科建设战略与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要求,建强通识教育主阵地;三是联动各国际传播学科共建单位,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融合平台,打造国际传播新高地。
中国日报社经济部主任王钰指出,中国日报社肩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职责使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的成立,与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的使命一致。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对外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意义重大,期待双方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大题材联合策划等方面深化合作。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表示,掌握话语主导权至关重要,成立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正当其时。有态度的话语体系决定中国立场的明确表达,有温度的话语体系决定中国智慧的传播广度,有准度的话语体系决定中国故事能否深入人心。中国外文局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成果丰硕,期待双方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携手打造国际传播领域的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基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罗鹭作为兄弟院校代表发言,他介绍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发展历程,中文与新闻传播学科关联密切,成立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是具有文化战略眼光的探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学科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作为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前沿阵地,学院将站在文化强国建设新起点,秉持“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立院精神,以“交叉融合、国际视野、特色发展”为路径,着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聚焦经贸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构建,打造“人文根基深厚,传播特色鲜明”的学科生态体系,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贸大担当,为培养“知中国、懂世界、善传播”的时代新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