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重要贺信精神,研究部署我校贯彻落实意见。全体在校校领导参加学习,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2日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7日在广州正式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你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自信自强和使命担当。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用好这一重大科技装置,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饱含对中山大学、对广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心关怀,既是对百年中大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广东发展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的有力指导。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贺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深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谱写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育引导师生传承好红色基因,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合作水平,着力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广大”力量。二是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加强“产学研用”,强化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着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三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以进一步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和育人动力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培养,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育综合改革,建好用好“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服务广东、广州发展和大湾区建设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重要贺信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加快推动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建设,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时代使命,奋力在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广大”力量。一是持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聚焦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在科学论证、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海洋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有效提升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及区域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整体效能。二是加强有组织科研,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突破点,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海洋相关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三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汇聚国内外海洋创新科技力量,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主动实践者。
原文链接:
http://news.gzhu.edu.cn/info/1002/29597.htm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