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边境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方面完整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赋予新时代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加崇高的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教育之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
把握根本遵循,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特殊使命。要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建设教育强国重任,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家精神是对我国人民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群像的精神描绘,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为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正衣冠、端品行、明是非、知荣辱”树立新的精神标识。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涵养精神动力,有助于优化师德师风建设,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向上向善风尚,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环境;有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促进各族师生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02
把握精神内涵,勇担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任务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秉持和具有的信念、道德、价值、素质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必须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概括总结和具体展现,体现了浓厚的爱国重教情怀。要紧扣“教育强国”目标任务,坚守“中国特色”建设要求、永葆“世界一流”卓越追求,始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不断深化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的认识和把握,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彰显民族高校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03
把握实践路径,激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内生动力
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理念,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新时代教师队伍。
强化思想引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精神,强化思想引领,大力宣传教育家精神,坚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引导教师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筑牢师德红线、底线。
优化强师机制。聚焦教师发展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完善以师德师风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培育体系建设。坚持人才驱动,以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为使命愿景,支持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领域挑大梁、当主角。
紧扣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是民族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民族院校的宗旨使命。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健全教师队伍多元化培训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与“五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纳入学校章程修订,纳入新进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师德师风学习等专题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效融入二级单位考核和教师评价关键指标,探索建立要素齐全、体系完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测评体系和评价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家里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第一主力。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踔厉奋发、奋楫笃行,努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师者荣光,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民族高校应有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