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五位一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2-01-17 教育部

教育部简报〔2021〕第47期

  陕西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着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抓教育教学,筑基强师重源头。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依托心理学师资和学科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和《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和情绪做朋友:情绪管理》等12门选修课,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帮助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配齐建强骨干队伍,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和督导,按照每人每年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安排培训经费。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纳入思政教师系列,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加强对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等在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疏导等方面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抓实践活动,校院联动强疏导。建设20个学院(部)心理辅导站,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指导、新生适应教育、考研学生减压体验、毕业生就业专题讲座等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努力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育人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打造“双导师制”体育育人工作坊、“向阳”花房生态疗愈基地、学生心理协会等育人平台,组织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1+1>2’团体心理辅导”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探索“心理+教育+资助”协同模式,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思想价值引领、解决学习生活困难相结合,针对学生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精准帮扶,避免学生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抓咨询服务,专兼协同聚合力。加强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建立“5+2”“白+黑”“线上+线下”的不间断、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接待个体咨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每年服务学生超过万人。出台《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工作量核算办法(试行)》,将心理咨询辅导按照其他课程课堂授课同等办法计算工作量。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做好医校协作共建,与多家医院建立“医校联盟”合作机制,畅通心理危机学生的绿色转介诊疗,每学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到校开展“校园心理问诊”活动,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抓预防干预,多措并举防未然。推进心理健康测评,完善“心理危机测评与干预系统”,每年面向全校本科及研究生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面向其他年级学生开展春秋两季心理危机排查。多维度分析测评数据、鉴别评估情况,建立心理危机台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干预和跟踪服务。强化日常预警,建立“心理中心—学院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健康联络员—学生”五级预警干预体系,对出现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全天候关心和一站式帮扶。出台《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实施办法》,加强部门协同,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识别、预警、研判、干预及应急处突等工作,系统性、制度化提升学生心理危机的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

  抓平台保障,加大投入筑阵地。成立由校长领衔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和队伍力量,统筹推进构建心理育人体系。建立家校协同机制,通过开设家长“空中课堂”、发送“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设立“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网络专栏、建立“家长网络心理答疑平台”等,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共同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按照每年生均15元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平台和场地建设,陆续投入400余万元在两校区为师生建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设置预约接待、心理咨询、游戏辅导、运动之家、VR超感体验等各种功能区,打造“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虚拟现实信息化平台”等学生心理自助服务平台,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用场地和设施保障。

  来源: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2201/t20220117_594802.html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