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国家需求作为“天大”的事
2024-11-01 中国教育报

天津大学以新工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服务国家需求作为“天大”的事

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刘晓艳

  这学期,天津大学新开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受到学生热捧。这门课由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胡清华领衔,8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教授齐心打造,13个学院的30位教师共同授课;4000余名大一新生在智慧教室内通过裸眼3D、全景智能板书等智能教具与教授互动……这是天津大学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布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树立“从未来到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壮大新兴学科,培育未来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这是天津大学在迈入办学第130个年头之际的思考与实践。

  以国家需要为指向:

  培养胸怀祖国勇担使命的卓越工程师

  “我们可以在大型振动台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7层楼高的建筑物,复现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破坏形式,进而分析研究建筑的抗震性能。”不久前,在天津大学地震大装置实验中心现场,地震大装置学生宣讲团成员虞永博在为学弟学妹们上一堂沉浸式思政课。他生动讲述了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背景、师生攻坚克难的建设过程、“人造地震”的工作原理等,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西南隅正在建设中的“天津大学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大装置”,它不仅是科研大平台,更是学校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发扬科学家精神、理解国家需求与所学专业关系的生动教材。每年,数百名“智能制造与建造”类专业的大学新生,正是从这里开始将头脑中原本抽象的“国家需求”“攻坚克难”等词汇变成鲜活的现实案例。

  在天津大学,思想引领潜移默化地融入青年学子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以“建设学生社区‘大家庭’,全面实施‘师友导师’计划”为例,学校让育人力量进驻社区,教师、辅导员等队伍扎根学生中间开展思政教育,在学生社区织就“凝心铸魂示范网”“成长发展支撑网”“安全稳定防护网”,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只有以立德树人统领培养全过程,才能培养出有中国灵魂的卓越工程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看来,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天津大学要为国家培养的卓越工程师,首先就应该有家国情怀,要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生勇担责任、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让青年学生成长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的卓越工程师。

  今年暑假期间,数十支参加“祖国需要 天大志愿”名企行的天津大学学生走访各行业领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树立“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就业观,是天津大学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据统计,每年天津大学的毕业生中,赴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超过60%。

  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

  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如今已在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攻读研究生的张旖至今仍记得,大一刚入学时让她惊讶不已的那门项目制课程“设计与建造”。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尝鲜者”,她和同学们用一个学期时间完成了一辆智能物流小车从概念到成品的完整研发过程,可谓成就感满满。此后,“设计与建造”这门课逐年深入,贯穿了张旖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涯,也让她尝到了新工科建设的甜头。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着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变革,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以此为背景的新工科建设不仅包含新的工科专业建设和对传统工科的新要求,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以新工科为引领,2023年天津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提出了“天津大学领航计划”,着力解决培养方案总学分过高、课程分类不明晰、学生培养过程中交叉还不够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新工科的优势引领作用。

  以化工学院为例,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就由以前的41门精简到23门,同时全院新开设了35门新课程,主要聚焦在低碳能源、创新前沿、工程强化、智能交叉等领域,且多采用团队教学模式,汇聚全校优质资源打造精品课程。

  而在机械学院,不仅60门左右的课程旧貌换新颜,就连大家最熟悉的金工实习也再不是过去几十年不变的做一把锤子,做鲁班锁、无碳小车、斯特林发动机等成为学生新的选择。负责学院实验教学的倪雁冰教授说:“学生们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项目实践中了解现代生产模式、装备、产品设计与加工方法。他们带着收获和问题再回到专业课学习中,兴趣就愈加浓厚。”

  在新工科建设引领下,学生们在校期间便与前沿学科、先进技术进行“亲密接触”,为未来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沿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交叉学科育新人:

  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019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杨美毅出于对生物的喜爱,选择了合成生物学专业,她也成为这个新兴交叉专业全国最早的一批学生之一。“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学的内容更加前沿,也更系统。专业知识都是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今已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杨美毅说,本科期间的教育也让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视野更宽广,研究内容更前沿,这也坚定了她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继续深造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引领者,近年来,天津大学按照“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新增了18个本科专业,其中大多是像“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感知工程”这样具有明显学科交叉特征的新专业;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救援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地球系统科学”等交叉学科硕博士授权点。同时,天大实施了“人工智能+传统工科”的“天智计划”,推动传统工科优势专业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增设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电网、水下机器人等领域方向,组建了跨学科、跨行业、国际化的团队,构建了人工智能核心课程、关联课程、普及课程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为传统工科“添智”“赋能”,全面推进校级层面的学科交叉融合。

  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把重大任务作为学科交叉的“发动机”,天津大学正在探索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天津大学,如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张宏大的棋盘,那么推动传统工科迭代更新、发展壮大新兴学科、提前布局未来学科就是学校落下的一枚枚闪闪发光的棋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完成学习方式、育人模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最终实现为祖国培养堪当重任的卓越工程师这一终极目标。

  “天津大学将持续以新工科建设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新文科、新医科建设,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敢迈步、先迈步,持续推动新工科‘天大方案’迭代更新,以昂扬状态投入到教育强国建设中,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积极力量。”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