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科技人才竞争的“先手棋”
2024-04-24 大国人才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大规模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对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是布局未来的“先手棋”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已向前拓展至后备人才培养领域。

  一些国家纷纷就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出台立法支持、专项计划、加大投入。

  2002年,美国由总统签署通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公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强调要加强学校的数学与科学教育,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并不断加大STEM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科技数理素养。2019年美国开始实施“RISE(上升)”计划,面向全球15-17岁的中学生,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向其提供全链条个性化培养方案。

  英国通过《教育改革法》,明确将科学、数学、英语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大“核心课程”。运行CREST计划,这是一项针对STEM科目的学生主导项目工作的全国认可计划,意在激励年轻人像科学家及工程师一样思考和行动。CREST每年都有成千上万青少年参加,使5-19岁的儿童青少年有机会在完成调查时选择自己的主题和方法,并获得STEM导师的支持、政府的激励。

  俄罗斯国家层面制定了完善的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政策,并不断对拔尖人才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和补充,通过举办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竞赛选拔天才儿童。少年宫等机构开展数学和科学领域的补充教育,联邦政府支持建立了80多个“天狼星”教育中心、200多个“量子智慧”儿童科技园,面向高天赋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许多州创立不同类型的拔尖人才教育机构,一些联邦大学和国立研究型大学开办附属中学培养拔尖人才。

  日本科学技术部设立超级科学高中计划、全球科学校园、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等多个科技教育项目,加强科学高中与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

  以色列在全国建立“了解STEM—深入学习科学知识—进行学术研究”金字塔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高度重视青少年与科学家之间的深度沟通和互动。

  一些国家还不断改进科学教育标准,自上而下指导和规范科学教育改革,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发布著名的《2061计划》《K-12科学教育框架》和《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要面向21世纪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以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二十一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从2002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五十所大学的一百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金额每年一亿到五亿日元,旨在培养一批世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

  美、英、日、欧的课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非常重视和采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德国大学各类教学方式中,处在中心地位的是研讨课,包括初级研讨课和高级研讨课。这种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科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我国长期面临科技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长期面临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厚植沃土,自主培养大规模、高质量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这是布局未来的系统工程,是赢得科技竞争、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先手棋”。

  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

  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解决科技后备人才短缺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少年班”,一些重点高中举办“实验班”等,为少年英才提供一种特殊教育。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班大幅减少。1985年起,我国选派中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赛,其后又组队参加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国际赛事,并延续至今,形成自下而上、“层层训练+选拔”的竞赛体系。我国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考察、科技夏令营、“明天小小科学家”“小院士”评选、机器人竞赛、航模锦标赛等活动,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批涉及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规划、项目。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研实践,为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储备力量。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也实施了类似的培养项目。

  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仍然偏重知识传授,而不注重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和升学筛选仍然以考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导致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越来越衰竭,也耗费了宝贵的国家教育资源。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仅有18.8%的八年级学生期望长大以后从事有关科学的职业。

  二是我国有些中小学教师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前沿知识了解不深,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能力不强。国家对教师的培养多侧重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力,忽视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育仍局限于科学类课程,没有把科学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各学科中去。

  三是教育领域存在简单、片面理解国家实施教育公平的政策现象,忽视青少年个性特征、资质禀赋和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别,不敢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发展英才教育,导致一些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得不到及时发现、系统培养。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在同龄人口中的分布比例大约是1%-3%。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按照最少比例1% 计算,超常儿童的数量也是惊人的,他们潜藏着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更多可能性,可惜我国仅有极少数中小学在办“超常教育实验班”“大学少年班”,没有形成学段贯通、覆盖全面、校内外结合的英才教育体系。而且,有的“实验班”“少年班”识才、鉴才、育才能力不足,只是让英才学生较早学习高学段课程、解答更难的习题,而不是帮助他们提升科学思维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这不是真正的英才教育。

  四是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孩子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

  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主体协同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尚不健全,没有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大科学教育格局。

  加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加强战略谋划。建议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国家人才工作战略,由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作出规划和部署,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教育科技部门具体负责、科学家深度参与、社会各方力量协同、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培养工作体系。出台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专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为大规模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供长远、清晰的“施工路线图”和组织保障、资源支持。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推动科学教育进行深刻、系统的改革,构建新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未来发展需求、更好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的科学教育体系大格局。

  厚植人才成长土壤。要深化教育改革,丰富立德树人内涵,更新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加强STEM教育,完善科学教育服务体系,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指导,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培养深度思维。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青少年解决问题能力。更加重视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升级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增强科学教育意识与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科学类课程教师、科技辅导员。

  健全英才教育体系。我国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有利于教育公平,但面对国际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还必须办好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中小学英才班,形成学段贯通、覆盖全面、校内外结合的英才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扩大英才教育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大学新办一批英才教育班、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实验,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探索课程分化、能力分组及加速课程等教育方式,满足英才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和优化各类竞赛、科技营等青少年科技活动,扩大覆盖面,提高活动实效。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体的重要作用,让一些学有余力、确有科学兴趣的中小学生到大学参观,或者参与做探究实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把那些基础学科领域特别优秀、特别有研究兴趣的中学生及时选拔到高水平大学,并且建立资源优先配置机制,为他们成长提供广阔空间和攀升的阶梯。(孙华,作者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4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