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阐释了党的人才事业的战略重要性与时代紧迫性,重点擘画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建设人才强国的实践蓝图。回望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新时代青年人才工作对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022年6月,《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构建了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青年公益人才培养的“1+5”工作格局,这标志着未来一段时期,共青团紧密围绕党的人才工作大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广泛凝聚培养青年人才,做好党的青年人才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行动指南。
《计划》发布以来,团中央紧紧抓住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培养、凝聚、举荐等关键环节,扎实推动各专项计划落实落地,深化推进各项目育人成果的转化:本级制定各类人才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指引17份,推动建设骨干人才库14个,直接联系青年人才7000余人,创新打造“青马学员说”“青科讲堂”“青耘中国”“青年发展说”“青社学堂”“伙伴讲堂”等一系列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品牌。各省充分考虑地区青年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照《计划》认真研究并统筹做好省内“1+5”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一批生动实践。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四川、甘肃等9个省份已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了《计划》的落实方案,广西、海南、重庆等省份正就省级方案征求省内相关部门意见;辽宁、安徽、湖南、重庆、四川等5个省份建立了省内青年人才库,推动人才培养发展有迹可循;21个省级团委纳入了省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突出政治引领,为青年成长筑牢理想信念之基。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突出政治引领,是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的“魂”。青年政治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对各类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把为党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放在首位,培育并磨炼各类青年人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充分彰显共青团的政治属性与组织功能。一是坚持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截至2022年,青年人才工作扎实推进推优入团,推优率首次超过90%,严控团员发展指标,团青比降至33%,强化团员教育,推动317万基层团组织和超过95%的团支部完成每年4次以上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深入推进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夯实“432”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培养格局,着力推进提质扩面,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为党育人成效,2022年全国和省级班次全部开班,314个地市、2475个县(市、区)、2326所高校和98家中央企业(以及超过90%的央企二级单位)全部开设青马班,全年累计培养学员74.2万人,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格局不断完善。三是着力构建多领域作用发挥机制,发挥“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理论轻骑兵作用;搭建“青马学员说”平台,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覆盖503个地市,2286个区县,近2000所高校和上千家企业。四是用好“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向善向善好青年、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激励,联动主要媒体持续开展宣传,一批青年人才典型和先进事迹深入人心、激励青年,实现青年思想与社会风尚“双引领”。
——服务强国战略,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我国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紧跟世界前沿科技创新趋势的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为重点对象,以全国青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为组织依托,以重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等项目为载体,通过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多样性科技交流平台、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等工作,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不断为党的事业发展凝聚人才力量。一是举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引导青年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二是进一步深化“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项目。三是实施“青年科学家进校园”“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等项目,重视与发展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科普教育,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四是指导各级青联青科协组织每年开展500场以上展示创新成果、分享奋斗故事、演示科学实验等活动,激励青少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提升技能素养,为建设制造强国凝聚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青年技能人才工作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聚焦35周岁以下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学生,健全技能人才服务培养体系,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完善典型选树和交流机制,着力锻造一批政治合格、能力突出的青年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一是健全服务培养体系,促进青年职业素养提升,强化对青年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职业素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将服务培养融入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入门期、成长期、成熟期、贡献期、影响期等各个阶段。二是坚持以赛育人,不断优化“振兴杯”大赛的竞赛体系、工作格局,以时代要求为指引,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丰富主体赛竞赛工种,设置创新创效专项赛,探索多地办赛,持续扩大工作覆盖,为更多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三是完善赛事配套活动,推动各地组织大赛获奖选手及各级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人才开展线上线下宣讲216场次,覆盖青年超过49万名,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依托团属媒体,积极开展“7·15”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以“工学一体 技能就业”为主题,开展2022年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在青年中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
——激励青春建功,为青年创新创业持续精准赋能。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十八届团中央书记处集体谈话时强调:“不深入青年、不密切联系青年,就谈不上引导青年;不解决青年的问题、不维护青年的权益,就得不到青年认可。”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发展潜力的现代化青年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一是坚持分层分类分阶段完善青年创业导师制度,各地先后建立省级导师团30个、市级导师团253个、县级导师团611个,全团共有各级创业导师17458人,已为30余万名普通创业青年提供实践指导。二是开展“中国青年创业大讲堂”“中国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以及“中国青年创业奖”评选表彰等典型培树宣传活动。三是注重搭建交流成长平台,举办“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2022年吸引超过1.8万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参赛;举办“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来自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共推报33万个创业计划项目。四是加强资金支持,开展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直接资助支持758个项目共计2580.1万元;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面向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每年提供不少于6000万元资金支持。
——淬炼青年担当,为助力乡村振兴挥洒青春汗水。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是乡村基层一线为党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引导青年在农业农村领域担当作为的关键一招,是助力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提供了政策支撑。一是深入推进返乡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支持组建500支“乡村振兴促进团”社会实践团队,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团委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持续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织5.5万名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乡镇及以下服务岗位数在90%以上。三是着力培养举荐乡村青年骨干,2022年全国30个省份举办各层级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900多个班次,培训人员6万余人。四是在“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中国青年创业奖”等评选表彰活动中选出更多各领域乡村振兴青年典型,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宣传引导,联合央视制作《乡村振兴群英汇》特别节目。五是聚焦乡村青年就业创业、农村青年文化建设、“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等工作,组织开展“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案例征集活动”,遴选出一批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激发先锋力量,为公益事业发展积蓄青春动能。公益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青年公益人才成长行动以政治引领为根本方向,着力培养一支党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来源广泛、分层分类、作用突出的青年公益人才队伍,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一是分层分类建立全国青年公益人才库,针对不同领域人才的群体特点、特色诉求和背景考量,分领域、分层级确定入库标准。二是创新思想引领方式,分领域开发政治引领大纲、示范课程体系,以“青马工程”“青社学堂”“伙伴讲堂”等项目为抓手,2022年共青团面向各领域青年公益人才开展培训覆盖12.4万人次。三是促进人才实践锻炼,引导各领域青年公益人才关注并加入“伙伴计划”“筑梦计划”、社区青春行动等共青团参与基层治理服务项目,共组织11.5万人次扎根基层参与实践服务。四是加强政治举荐,把青年公益人才作为发掘青年政治人才的重要渠道,对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青年公益人才,加强政治吸纳和社会化安排。五是加强青年公益人才的社会宣传,以开办作品展览、组织寻找榜样、开设交流论坛等形式,宣传青年公益人才典型870余人。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共青团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协调推进机制,重点推动各单位进一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培养计划和相关重点项目,更加清晰地梳理安排好各项任务和行动步骤,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创模式、筹资源,抓项目、做示范,育品牌、聚人才”,切实把党对人才工作的要求体现在行动上,全面履行好“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5月09日 01 版
来源:http://zqb.cyol.com/html/2023-05/09/nw.D110000zgqnb_20230509_4-01.htm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