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一群人干一件大事”的一流文化—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3-04-13 中国教育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一流大学将为此肩负怎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将如何创新?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来分析中国一流大学在推动区域经济及国家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

  为打造世界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助力

  中国教育报:您如何看待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

  张锁江: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报告专章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并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内涵深刻、寓意深远。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科技进步发展注入原动力。科技能够为改善教育环境条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支持。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行为主体和根本依靠力量。没有人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就会停滞。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理解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助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根基、助力长远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认为,只有坚定不移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才能为打造世界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奠基助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河南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努力提升中原地区人才和智力支撑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把“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体现到高等教育中,您认为有哪些发力点?

  张锁江:在我看来,面临以人工智能、碳中和、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科技创新范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要聚焦基础原创和变革性技术,确立发展目标,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发展信心;二是要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强自立自强的科研体系建设,开展有组织、建制化的教学科研;三是要前瞻开放、乘势而为,大力引育青年拔尖领军人才,加强团队、梯队建设,努力引育“大先生”、建大平台、出大成果、作大贡献;四是要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创新能力”的转变,通过科教产融合、社会实践、研讨交流等形式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五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就河南大学而言,我们要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传承百年文化积淀,熔铸“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时代河大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术,强化使命责任、干事创业、奋发向上,“一群人干一件事”“一生干一件大事”的一流文化环境和氛围。

  中国教育报:作为教育工作者,您认为教育在“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中将承担怎样的使命?

  张锁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清楚地知道服务和引领是教育的两大职能。在新时代,教育将全面发挥在学生、学人、学术、学校、区域、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引领作用,将更加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更加充分发挥在破解“卡脖子”技术、科技原始创新、服务区域与国家重大战略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来讲,一是夯实立德树人之本。人始终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孩子,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履行民族复兴之责。教育承担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职责和使命。创新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才”。通过教育能够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示范、引领和核心引擎作用,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大动力和人才保障。三是满足乡村振兴之需。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难点痛点和短板。振兴乡村教育,对乡村整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牵引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溢出效应和人才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顺应扩大开放之势。发展教育事业决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需要积极面向世界、走近世界、融入世界,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教育应顺应世界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和开放水平,实现自立自强,拓宽不同层次教育的国际视野和发展路径,以高质量教育开放体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人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支撑

  中国教育报: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强化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

  张锁江:在我看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而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依赖于强大的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和保障体系。就国内而言,东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一,相互之间不仅水平层次相差较多,而且不同地区自身内部的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建议围绕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现有发展情况进行归类管理,予以不同资助和支持,在“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大装置、重点实验室布局,博士点建设、博士研究生指标分配、高层次人才评审等方面,加大对人口基数多、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高校的倾斜力度。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受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近三年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对外开放存在各高校国际化程度不一、校内不同院系参与度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相对较少等现象。其中,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差异明显,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差异明显。加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激发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更能够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推动形成同区域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中国教育报:您认为高校应如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张锁江: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服务开展系统研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推进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创新,把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建制化创新体系,为有组织科研提供全方位支持。二是要聚焦碳中和、生命健康、粮食安全、电子信息材料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凝练课题、部署项目、组织攻关。三是要重点发挥“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底子好、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突出等特点,加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有组织、体系化基础研究与“卡脖子”问题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支撑。

  中国教育报: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高校人才队伍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

  张锁江:“中兴业,须人杰”。人才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支撑。发挥高校人才队伍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我认为应秉持“引育并举、卓越创新、分类评价、营造氛围”的理念,全面加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例如在国家重大科研机构布局、“双一流”大学布局、国家重大设备装置、国家级人才评选、博士硕士学位点增设、博士招生指标划拨等方面,并努力做好四点: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人才“虹吸效应”,发挥首席科学家的引领作用,构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引育体系;探索以卓越创新为核心的一流大学建设和科教产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培养更多心系“国家事”、勇担“国家责”、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根据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的不同特点,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赋予创新人才科研选题、研究方案决定权及高度的资源调配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高校要努力建好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

  中国教育报:新形势下,您认为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张锁江: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蕴藏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要让高校成为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航母”。具体来说,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主导者和推动者,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能够加快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发展潜力的挖掘,进而不断提升国家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能够通过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不可否认的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更加激烈。世界发展格局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高等教育发展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高原”“高峰”不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具体来讲,一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总体布局和区域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南北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等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在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依然面临巨大压力。二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供给体系尚未形成。部分学科专业设置陈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冷门绝学人才培养能力较弱,高水平人才引育困难,人才培养结构与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升级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三是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及动力系统有待优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合力尚未形成,发展质量、发展动力和发展效率与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有一定差距。财政支撑、资源配置、分类管理和评价等环节仍有待深化改革,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仍比较突出。

  中国教育报:您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着力探索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张锁江: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航母”,要始终秉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研究引领、个性特长、创新特质、素质全面、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育人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促进跨学科、跨院校以及国际联合培养,打造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互支撑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

  比如,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高校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卓越创新为目标,以服务国家地区发展需求为牵引,通过调整培养规模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深化贯通培养和分类培养体系建设,确保研究生教育高质量、高水准,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中国教育报:请您结合中西部具体情况,谈谈应如何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在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张锁江: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西部地区科技发展、创新发展、人才聚集的高地,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和我国高质量发展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中西部高等教育在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持续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我认为,首先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顾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1941年组建延安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新疆大学、青海大学等,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成功的根源便在于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其次,要坚持中国特色与区域优势相结合。《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将中西部高等教育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框架下统筹谋划、协同发展、整体推进,并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这是关系中西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当然,中西部高校的振兴还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中国特色与区域优势的结合,以期推动区域性现代化建设,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最后,要发挥“双一流”高校示范引领作用。中西部高校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牢牢把握历史发展契机,以“双一流”建设引领、驱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汲取新动能,以创新促进全面发展,营造“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文化环境,并以此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4/13/content_622652.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