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高校力量
2022-03-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2022年1月26日,教育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指出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持。《中国高等教育》记者就高等教育如何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采访了有关教育部门领导、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学者。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时代人才战略为高等学校的人才体系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各高校激发人才生机活力的重要选择。

  “江苏高校人才工作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向记者介绍了江苏省高校人才工作的生动经验,近年来,江苏下放了66所本科院校、90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出台了《江苏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有利于提升竞争力、体现贡献度的绩效分配方式,特别是在“代表作评价制度”“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人才发展绿色通道”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高校放权、为人才松绑。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认为,拔尖人才辈出,原始创新迸发,基层学术组织充满活力和积极性,广大学子奋力拼搏,形成学者自主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是高校人才生机活力迸发的具体体现。人才的生机和活力,一定表现在各个高校发自内在的自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内因,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即重构学校发展的架构、增加发展动能,使学校实现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唯卓越方能立足”的创新文化,激发学校和人才生机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具体举措:倡导梦想牵引的自由探索和使命驱动的团队研究。营造开放的学术讨论和学术争论氛围,形成追求卓越的自组织、自适应、自更新的学术生态;改革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科研组织管理方式。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学术分类评价体系,鼓励潜心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改善学校研究经费的管理和支持服务。重点支持能够取得国际学术前沿突破、具有国内领先优势或显示出较强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的学部、院系及学科。研制一级学科领域的卓越学术专项行动计划。

  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良好人才生态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教授田黎明建议,应重视建立相关的人才生态机制,从机制上保障人才始终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作用,在要求责任担当的同时为人才梯队合理性创造条件,使教学机制始终保持老中青为一体的教学群体,接续好传承与创新的人才团队建设。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统筹,注重学科教材基础性建设,发挥好个案教学与基础教学的相融相生。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何谓“面向未来”?赵继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新一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特别是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会影响各学科领域的问题视角、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和解决方案。因此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不仅需要服务现有产业、经济业态和形态,更应当引领未来产业和新经济的产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更具有前瞻性、开放性、交叉性、智能性和多样性,更加注重与世界、社会和产业的联系,更加需要向科技、人文、社会和产业的本质深处寻求高等教育变革和创新的答案。

  面向未来,各地各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实践与探索。葛道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江苏将建设一批高校产业学院,支持高校整合学校、行业企业、产业园区优质资源,重点建设50个高校产业学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

  立足新发展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则从三个“度”上打造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戴立益介绍,在广度上,要以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特区的卓越学院为试验田,探索建立新的育人标准、育人模式和课程体系,辐射带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在长度上,要以本科为基座,卓越学院逐渐由本科专业拓展到对应的研究生学科,探索建立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度上,要培养能够参与建立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体系,能够提供改变世界的新力量源泉和新工具,能够推动中华文明复兴、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永续发展的“未来领袖型的卓越英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做“大先生”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厚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赵继提出,“大先生”应该有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担当,胸怀天下,服务国家,有大学问,有良好的知识功底。自然科学的教师、工程技术学科的高水平教师除了科技素养以外,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样,文科的“大先生”,除了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建树和造诣之外,也应该有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精神,熟悉和理解科学方法。“大先生”要能够引领学生放飞科学和人文的两只翅膀,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在创新的路上才能不断实现突破。

  如何引导教师做“大先生”?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厚植教师立德树人情怀,加快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切实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加强先辈治学的精神传承。

  戴立益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引育力度,以高尚师德、卓越学术为标准引育卓越师资,强化高层次领军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尤其着力培养师德高尚、学术精深、潜心育人、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师评价改革力度,系统构建教师队伍长聘—准聘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分类指导、科学评价、鼓励创新、服务社会为导向,开展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系统性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推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实现育人卓越、学术卓越,厚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

  田黎明认为,“大先生”是一种传承,要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的先生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合为一体,所达到的一致性应该成为教学的示范。他建议建立先辈治学、学问、人格、学术成就为一体的示范课程,使老一辈学者温柔敦厚与自强不息的学术精神与人格境界代代传承。

  兴国必先强师,一批批青年教师,正成为支撑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对此,葛道凯提出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青年教师”。要指导高校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梯队,主动打破“论资排辈”的潜规则,敢于发掘、推荐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在定岗进编、职称评聘、选拔任用、学术评比等方面进行倾斜,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家要实施长跨度的资助和考评。第二个关键词是“团队建设”。要坚持把高水平团队建设作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每年建设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全力支持高校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领高校教师汲取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强大力量。

  做好人才引流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葛道凯看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尤其成为国家间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他向记者介绍了江苏高校坚持“高精尖缺”人才靶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进人才的实践经验。例如,东南大学建立“校长+院系负责人+组织人事部门+学科教授”的联动引才机制,不断提升引进人才及团队与学科发展布局的匹配性。再如,江苏自2010年起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每年吸引一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累计已聘任12批733人,85%以上来自海外高校和科研院所,95%以上在聘期结束后继续留在原选聘单位工作,为江苏高校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人才支撑。

  葛道凯建议,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推动高校构建以“最多跑一次”“一站式服务”为标志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减少人才在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人才服务专线、专员、专网,点对点提供贴心、精准、专业、多元的服务。

  赵继认为,想要聚集全球优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就必须要为人才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应该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打通制度、政策、机制、平台这些关键要素。因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最看重的还是发展平台和发展机会,看重大显身手的舞台。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在一些关键领域集中资源支持重点团队、重点领域做大联合、大协同,按照“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学科”的良性循环发展逻辑,实现人才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在赵继看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要发挥人才之所长,必须突出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创新,鼓励冒尖,鼓励与众不同,宽容失败,加以信任。应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美美与共的学术环境,这种学术环境既包括评价体系,也包括人才服务和文化氛围。

  戴立益同样强调了“制度优势”。他认为,要加快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以前瞻性格局完善学校及各学科人才队伍规划,建立目标人才的动态关注、管理和服务机制,以全球视野引育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发现引进、重点培养、科学发展的全方位引育机制。

  戴立益建议,以贡献和实绩为评价核心,深入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潜心治学、追求卓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氛围,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特殊人才顺利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李石纯 杨婧)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石纯 杨婧

  来源: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3/t20220325_686373.html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