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2022-03-24 中国教育报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亿万青少年接起时代接力棒对党和人民作出的承诺和誓言,也是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高校必须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强志气,协调推进课程育人体系建设

  志气来源于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强志气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从纵深维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具有对学生进行集中性、持续性、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天然优势,高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办好高校思政课责任重大。高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要学院、思政课作为重要课程,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学理厚度和实践伟力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和融入高校思政课,结合党的百年历程,引导广大学生贯通源与流、感悟难与进、把握治与成、融会根与脉,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积极传播者。

  强化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有效破解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观引导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要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从理论与实践联系、历史与现实贯通、国际与国内比较的角度,讲深讲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真正理解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背后的成功基因和密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围绕壮骨气,深入推进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骨气来源于自信,始终胸怀国家民族,方能担当时代重任。壮骨气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做到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也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高校要坚持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己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在研究阐释上,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理清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在教育教学上,要在讲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的同时,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推出相关精品教材,激发学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讲坛讲座、校园活动、参观体验、社会实践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加强革命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中创造的,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道德养成和品格塑造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已发布。高校要准确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内涵,深入挖掘时代价值,积极探索路径载体,将伟大建党精神等有效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阵地、教师主力军作用,凝练形成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师生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校风、校训、校歌和大学精神等,涵养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着力增底气,全面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底气来源于能力,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才会长才干、有作为。增底气要坚持“五育并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机融合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奉献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激扬青春、建功立业。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大学生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躬身各种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才能最终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完整闭环。高校要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学做结合,通过动手实验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侧重于知行合一,通过参加劳动锻炼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强化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创举。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奉献精神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规划、管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广泛开展扶贫支教、敬老助残、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和大型活动赛事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评价认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社会化、项目化运行,让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把人生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做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来兴平(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3/24/content_607141.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