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难题怎么破——代表委员热议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
2022-01-20 浙江日报

  访谈嘉宾:

  李校堃 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金均海 省人大代表、越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

  袁继新 省政协委员、之江实验室副主任

  郑攀 省政协委员、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面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机遇,如何抢占高地?面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如何破解?

  以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为首位战略,浙江正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

  2021年,浙江在重大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平台建设上实现了突破: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省实验室“成员”扩至6席,新增5名两院院士和40个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面向未来的竞争“长跑”,加强关键核心和基础共性技术攻关,深入实施“鲲鹏行动”等人才工程都成为浙江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力点。

  从点式创新的全面开花,到全链条“韧性”提升,如何让这些“关键变量”转换为最大增量?代表委员们围绕落实首位战略、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聚能级

  记者: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浙江持续完善科创布局、提升创新能级。这些平台如何形成创新策源力、人才集聚力?

  李校堃:浙江省在高能级平台建设上的布局和投资强度都是空前的。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成熟的科技转化平台,优质的学科资源,与高校等各类创新单元之间的协同,这种集成式的战略科技力量对人才的“磁场效应”不言而喻。在瓯江实验室推进过程中,我们已经引进7位生命健康领域的顶尖专家,对打造温州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力、大健康产业源头创新的推动力都是巨大的。

  袁继新:浙江打造高能级平台,是为了提升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能力。之江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四大优势:平台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协同攻关优势、交叉创新优势。特别是体制机制创新快速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比如,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微电子所在之江实验室设立了联合研究中心。我们建立了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与工程化组织体系,放权松绑的经费管理机制和专业化的服务保障机制,使高层次人才在这里能干事、成大事。目前实验室的人员规模达到2500多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

  金均海:绍兴市越城区与滨海新区实行政区协同、双向赋能,这里已成为高端制造的前沿地。我们借助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平台招引产业人才,通过镜湖科技城、滨海科技城、智汇芯城三大科技平台招引创业创新人才。围绕集成电路产业,我们通过绍芯实验室招引高精尖人才,目前已引入两个院士团队,由头部企业提出技术难题,院士团队集中攻坚解决。

  建梯队

  记者:要突破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难题,必须破解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打造自主可控的人才供应链,有哪些建议?

  李校堃: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但不能仅靠民营企业做基础研究,应该由政府出手,打造人才梯队,集中攻坚。当前,我们正在筹建国家蛋白质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破解疫苗、抗体、细胞生长因子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这样的国家级平台需要政府持续支持。基础研究需要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避免以短期经济效益论英雄,真正把想干事业的人才留住。

  袁继新:当前,人才“引育并重”是关键,要重点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和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强自主人才特别是“帅才”的培养。之江实验室不以“帽子”论人才,侧重看潜质、看能力,通过科技大攻关“淘金”,已有几位30岁出头的科学家承担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我们设立分类分层的考核指标体系,使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科学研究的人员专注于“仰望星空”,从事应用型技术研究的人员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金均海:去年,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我们针对引才留才的难点痛点出台20条新政,以打造人才供应链。过去引才往往只关注顶尖人才,实际上顶尖人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我们的新政针对国际顶尖人才和一流团队实行“一人一策”,扶持政策上不封顶;开展职称制度改革,不唯学历,技能人才也有提升机会;还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以破解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

  郑攀:创新型企业要成为人才的主阵地。浙江的人才吸引力全国领先,但要关注一个关键数据:其中有多少能真正推动技术产业化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创业者,有多少高层次人才流向创新创业型企业?要用好民营企业这支创新力量,通过有效的资金、政策投入,增强市场主体引才、留才的主导权,让企业冲锋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一线”。

  优生态

  记者:当前,浙江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赋能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如何破题?

  李校堃:各领域都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人才和创新领域也是如此。这个大系统包括人才梯队、高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等。就生命健康领域而言,省内不少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还没有和国家药监局形成高效联动,研发的创新性产品在审批和上市环节仍缺少便捷的通道。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系统列出清单,逐一厘清,提高人才政策的精准化程度。

  袁继新:要打造“人尽其才”的创新生态。建议加大对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部分机构在人才评选认定、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上先行先试;建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紧密协同机制,以合作共建模式推进重大攻关项目;打造产业链“出题”、创新链“答题”的体制机制,对涉及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要广泛听取企业、产业专家的意见,同时探索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人员间的动态流动机制,让有产业经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流动起来,激发全链条创新活力。

  金均海: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之间的协同度仍有待提升。当前,政府普遍比较重视产业链环节的打通和融通发展,但对产业链各节点所需人才的研究深度和招引力度还不够,建议从产业链的视角去统筹人才招引工作。

  郑攀:企业和高校的自身发展需求还存在落差,需要进一步优化价值导向,从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分配和激励机制等角度破题;政府要深入研究全局性、全周期的要素保障政策,增强企业长期努力投入的信心和决心。(记者 祝梅 陈佳莹)

  来源:http://zj.news.cn/2022-01/20/c_1128281073.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