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21-11-11 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为高等教育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才自主培养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幅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成败。

  高等教育是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的桥头堡。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任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盛,都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紧密相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面对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面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新目标、新使命。

  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走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重点是要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大力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形成科研和教学的“乘数效应”,加快实现战略科学家、基础研究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高水平自主培养。

  要筑牢战略科学家的成长根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未来竞争,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使用问题,特别强调“要有一批帅才型科学家,发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作用”,明确提出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等教育是战略科学家成长的摇篮,青年科技人才是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心。让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完善战略科学家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注重青年学者科研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让青年学者在实践中提高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

  要优化基础研究人才的成长环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培养杰出的基础研究人才,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环境氛围,吸引那些具有强烈探索欲望、享受“寂寞”的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尊重科学突破的不确定性规律,淡化基础研究经费的竞争性色彩,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具有“坐得十年冷板凳”耐心和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长周期定向投入路径,构建分阶段、全谱系、配置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

  要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沃土。当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创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关键是要实现科教产教、多学科跨学科的深层次实质性融合。只有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把科研平台同时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同时作为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载体,才能开阔培养人才的视野,把学生培养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把科研产出变成经济、产业、社会可用的成果。

  赵世奎 吴彬 (作者单位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34001]成果)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11/11/content_601595.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