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初获标志性成果
2022-07-13 科技日报

  7月12日,“巅峰使命-2022”珠峰联合科考学术交流会议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分享交流珠峰地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等领域的科考情况和初步研究成果。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中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亚平,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永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萌指出,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战略指引下,在刘鹤副总理领导下,在科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全体科考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呈现出学科会聚、学术融合、学识互通、学风互鉴的生动局面。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珠峰科考总指挥姚檀栋院士介绍,巅峰使命—珠峰科考聚焦3个科学问题,即气候变暖影响下珠峰极高海拔环境如何变化、珠峰环境变化和西风—季风如何相互作用、珠峰未来环境如何影响亚洲水塔变化。

  在系统介绍此次珠峰科考目标以及科考组织实施情况后,姚檀栋重点展现了科考的7大亮点成果,具体包括: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术平台观测的水汽和温室气体、珠峰地区的强大气氧化性过程、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等。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登山模式转变,实现了从‘我要征服你’到‘我要了解你’的登山思路的转变。”姚檀栋说,与此同时,实现了如直升机、无人机、浮空艇、3D激光扫描仪等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珠峰科考人类活动分队长朱彤院士透露,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首次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获得大量的大气臭氧浓度数据和三维风场,证实珠峰地面臭氧浓度高,进一步分析可望揭示青藏高原高臭氧浓度自平流层的垂直输送,或西风带的水平输送,对高原大气氧化性起着决定作用。此次科考首次获得科考队员和登山运动员在不同海拔适应期间的健康数据和样本,进一步分析可望揭示低压缺氧及高臭氧暴露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健康,以及血液循环、表观遗传、蛋白质合成修饰、代谢改变、免疫及生理功能改变等影响的机制。

  珠峰科考生态系统分队长朴世龙院士指出,此次科考利用直升机和浮空艇新平台,首次对青藏高原珠峰地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的垂直分布进行测量,获取了珠峰地区CO2、CH4的地面浓度及其通量变化、柱浓度及其垂直分布特征,并基于以上观测数据对碳卫星产品在珠峰地区的精度及其适用性进行了校验。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准确估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分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马耀明研究员介绍,科考分队在珠峰大本营和珠峰站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地采用了高空无线电探空、测风雷达、微波辐射计、大气湍流观测系统、大气边界层塔和自动气象站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气观测仪器,开展了珠峰地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强化探测试验。通过对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珠峰大本营有非常强的冰川风存在,揭示了珠穆朗玛北坡地区强大的热力效应导致的对周边大气的抽吸作用,是这一地区白天强风天气的主要驱动力。

  极高海拔冰芯钻取小组组长、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徐柏青研究员认为,极高海拔环境变化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珠峰科考首次成功获取了海拔6500米、7028米和8848米冰雪样品,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极高海拔冰雪在加速暖化和融化,极高海拔环境变化具有显著的梯度特征;1860年以来,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印度季风降水变化幅度巨大,且自1950年代以来持续降低,而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在持续加强。

  珠峰科考浮空艇综合垂直观测小组组长、中科院青藏所高晶研究员表示,为准确揭示地表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为模型优化提供关键科学数据,急需研发能有效服务于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需求的浮空艇体系化综合垂直观测平台。她介绍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浮空艇综合垂直观测平台的研发进展、观测任务完成情况和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获得的突破进展。

  珠峰科考土地覆被变化小组组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张镱锂研究员指出,本次科考研究表明,2000年—2018年,珠峰保护区植被覆盖状况整体改善,其中2010年前植被覆盖度呈减少趋势,2010年以后植被覆盖度持续增加,且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植被改善程度优于实验区及周邻地区。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多次珠峰科考,取得了系列科考成果。此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是由姚檀栋院士、朱彤院士和朴世龙院士领衔组织15个科考小组27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科考。

  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7/13/content_538439.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