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外生命 设备、学科、人才一个也不能少
2022-07-12 科技日报

  我国可以以天文、生物、物理等领域的学科交叉为基础,快速搭建类似国际上已开展的太空环境模拟实验室,模拟氨基酸等生命分子的创生,系统性开展地球先锋生物太空生存适应潜力及机制研究。

  伴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探测宇宙的目光逐渐开始投向外星生命、宜居行星等。

  借助相关学科的发展,科学家已在生命起源、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宜居环境、地外生命探测、生命星际传输、行星开发和保护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和新认识。

  近日,据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带回的“龙宫”小行星岩石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发现了外星生命?未来要想证明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我们又该在哪些方向上继续努力?

  打造寻找地外生命的先进装备

  “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带回样本中的氨基酸,是首次在地球外发现“生命之源”吗?其实不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介绍,2015年,科学家利用“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携带的“菲莱”登陆器,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就曾经发现氮和氨基酸等构成生命的关键成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也曾多次在小行星陨石样品中发现氨基酸。

  在小行星、彗星上发现氨基酸,是否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季江徽说,断定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单凭这些发现还远远不够,“氨基酸只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距离生命体的形成还有很复杂的过程”。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了解什么是前生命物质。前生命物质,是指细胞诞生之前,自然界已经具备的、可以形成原始细胞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前生命化学物质。

  地球的生命起源,一定经历过这种前生命物质基础阶段,并且目前的地球依然具有这种前生命物质存在和可以创生生命的环境状态。

  从氨基酸到地外前生命物质的存在,还需哪些条件?它们是如何来到太阳系的?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是否存在前生命物质?想要探寻这些生命起源的“蛛丝马迹”,就必须借助地面和空间天文望远镜对宇宙中前生命物质的光谱进行观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认为,我国已具有一定的资源和研究基础,可在已有的2米直径级别和正在建设中的6米直径级别的光谱观测天文望远镜基础上,在亚洲地区最优选址区域合作建设口径尺寸大一个量级的红外光谱(巡天)观测天文望远镜,建设直径10米的亚毫米波、太赫兹望远镜,开展对宇宙多分子或大分子(如氨基酸、多糖、芳香物质等)的巡天观测。

  同时,我国可以以天文、生物、物理等领域的学科交叉为基础,快速搭建类似国际上已开展的太空环境模拟实验室,模拟氨基酸等生命分子的创生(指从有机小分子和无机分子,创生出有机大分子、氨基酸),弥补天体生物学、前生命化学领域模拟试验、原理机理探索等课程的空缺,系统性开展地球先锋生物太空生存适应潜力及机制研究。

  从中长期深空探测发展看,我国还要开展对太阳系外行星空间区域、奥尔特星云空间区域、太阳系外缘的柯伊始伯带天体空间区域的宇宙多分子或大分子探测。脱离地球大气干扰和消光阻挡,在太空开展5米至6米口径尺度望远镜的天基巡天观测,以探索我国开展天地一体化协同和高分辨率干涉测量的可能性,论证在更大尺度上提高我国天基单元(空间平台、卫星、望远镜等)建设及其组网技术能力。

  此外,我国应进一步在地面模拟太空氨基酸、芳香物质创生试验平台中,引入太空陨石、太空环境,使用陨石、地球岩石等开展创生试验,实现有太空矿物质介入的模拟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创生;拓展地基站网规模,持续开展即有地基站网的巡天观测和高精度巡天定位观测。

  为寻找地外生命夯实理论基础

  为了找到地外生命,光有强大的观测设备还不够,还要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做基础。而天体生物学就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基石。

  “天体生物学的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是什么、怎么产生的’这一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科学和哲学问题。”平劲松说。

  他介绍,相对其他学科,天体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起步较晚,其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界定。广义上,天体生物学旨在研究宇宙演化背景下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等,至少涉及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行星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学科内容。狭义上,天体生物学融合了天文学观测探测以及生物学探测、试验研究,旨在揭示宇宙空间组成前生物和组成生物的大分子物质及其分布、存在环境、演化路线和特性。

  平劲松认为,天体生物学的发展,不仅将推动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行星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生命起源、搜寻地外生命、开展太空移民等课题奠定研究基础,或将促进我国在多项基本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天文人才

  “我们在天体物理、地面观测技术、天文望远镜、虚拟天文台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方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平劲松说,近十年来,我国天文领域在传统学科框架下,培养了大批中高端人才。

  然而,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平劲松介绍,寻找地外生命或前生命,需要掌握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光电探测仪器工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就对天体生物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通过研究生教育、博士后交叉研究、国际人才交流,以及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置新的研究室、实验室等方式,培养具有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天体生物学领域人才,为未来前沿研究和天文探索提供人才团队储备,并通过一系列科研探测任务,使人才队伍得到有效锻炼。

  当前,许多国家在探测经费大幅压缩、航天机构整合调整等因素的制约下,行星探测项目逐渐趋于研发成本低、任务灵活且科技含量高的小行星采样探测,以此获取太阳系太空有机物甚至生命组成物质的样本。用有限的资源,聚焦人类文明最前沿的太空探索工作,这或许是我国深空探测值得参考和学习的方向。

  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7/12/content_538376.htm?p=-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