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教育之问
2024-11-28 李志民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巨系统的一个关键子系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教育现象变得日益错综复杂,教育动因更加难以解析,教育风险也愈发难以预见。为了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挑战与机遇,必须进行跨学科、跨圈层和跨领域的深入对话。为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团队与腾讯研究院杨健、孙怡、吴朋阳等产学研共创AI教育课题组,开展AI+教育思想系列沙龙,旨在推动各方对话,为智能时代的教育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借鉴参考。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首期于2024年10月举行,聚焦“AI时代的教育焦虑”,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在面对AI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时,社会各界所感知到的担忧与困惑。

  访谈主持人为吴朋阳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以下是李志民参与访谈的部分内容摘编。

  一、教育焦虑是否普遍存在?       

  主持人:教育焦虑是不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值得讨论的社会问题?

  李志民:我认为教育焦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仍然习惯于从生存层面来思考问题。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阶段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还没有真正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受教育,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生存压力的影响。

  当然,这不能完全怪大众。毕竟我们从一个经济极度落后的状态发展到今天,虽然经济相对宽裕了,但我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这种观念也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再过四五代人,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的后代可能就不会像我们一样,习惯从生存意义来理解问题了。到那个时候,他们或许会更注重生命意义上的追求,而这种生存焦虑的观念也会逐渐淡化。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二、教育焦虑的影响因素和AI的角色?

  主持人:导致教育焦虑的因素有哪些?AI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李志民:我们常讲按教育规律办事办教育,事实上大家都是在各自的语境下谈教育,谈自己的偏见。关于教育焦虑,我也谈谈个人的偏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解放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要办重点学校,以点带面、有重点地逐步发展教育。“穷国办大教育”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能看出它遗留的问题非常严重,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我们今天还延续着这种思路,把本应该平均分配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现在有些改观了。另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导致教育资源更加得不均衡。为什么?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一样,教育资源在某些地方集中、甚至出现浪费,但在某些地方紧缺,导致了我们今天全社会的教育焦虑。

  从现实角度看,也确实是我们当前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比如说我们当前减负,降低了教学难度和缩短了教学时间,但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或者升到好学校的压力还在。这样的话,尽管我们限制了培训机构,但只是从明处转向了暗处,不解决根本的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怎么供给优秀的教育资源,我们能够真正提高校内的教学质量,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的压力就会小一点。

  第三个从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我们无论怎么讲教育,事实上教育跟学习本身就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互联网颠覆了信息传播的规律,使得我们的学习资源能够无限扩大,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我们的社会或者我们的学校存在问题,并不是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而是为了升学、提高分数。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很大,但是我们如果还是分数、升学导向的话,可能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用于提高分数,而不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教育焦虑与职业焦虑是否有关?     

  主持人:教育焦虑与职业焦虑之间是否存在某些潜在关联?

  李志民:我觉得,不光是人工智能,任何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广都会经历一个类似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决定的。我们经常会高估新技术在一两年内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来了,我们是不是马上就会失业?”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但同时,由于同样的思维惯性,我们又常常低估技术对未来十几年的深远影响。

  所以,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需要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我们要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来帮助学习、改善生活,而不是带着恐惧去面对它。如果今天有了新技术但你不去学习、不去使用,那么十几年后,它可能会影响你的工作甚至事业发展。事实上,这种规律适用于任何新技术,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总体上会带来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舒适的环境,而不是所谓的负面影响。虽然对个别人来说可能会有冲击,但从整体来看,技术进步的利大于弊。如果某项技术的弊端多于利,它是无法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社会选择技术的本能。

  六、如何缓解AI时代的教育焦虑?     

  主持人:如何缓释AI时代的教育焦虑?

  李志民:我们往往高估技术对短期的影响,却低估其对长期发展的深远作用。本次人工智能的突破,例如ChatGPT等大模型,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广泛适用的信息工具,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我认为必须主动学习并使用这些技术。历史表明,每一次新技术的发明都会遇到观念和利益的阻力,例如早期火车速度被限制的案例。然而,只要新技术的利大于弊,其发展便是不可阻挡的。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内容的丰富化,还包括教学方法、模式、理念和思想的全方位变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构建本土化的大模型,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至于一些人对用生成式AI 写作文的担忧,我认为这种高效工具的出现并非是造成教育问题的根源,而是提示我们需要转变教学方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核心逻辑类似于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化生产,它有潜力大规模替代重复性脑力劳动,从而推动教育从工业化形态向信息化形态转型。

  我始终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能够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绝对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恰恰相反,有了人工智能后,我们更需要加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而人工智能对教育最大的推动,可能更多体现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例如,一个学习物理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训练,进入大学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最后在研究生阶段深化专业能力。这整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训练。而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情况下,可能这个学生对化学或材料学了解有限,但如今借助人工智能,他在拥有专业领域扎实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工具快速解决跨学科的问题。就像我们现在觉得高铁很快,但你怎么去乘坐高铁呢?有汽车可以开,但如果你不会走路,你怎么上汽车呢?上高铁总得有办法,骑自行车也好、打车也好,自己开车也好,总之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而这些途径的基础是你得先学会“走路”,这是最基本的能力。

  今天,我们往往将教育局限于生存层面的需求,而忽略了教育在生命意义层面的提升。我们往往高估学校的教育作用。而事实上,学校教育作用是有限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说大家都过独木桥,把所有人都拴在同一个轨道上,我觉得我们需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当然现在我这样说,可能大多数家长不会同意,但是今天的单一的分数和学历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教育焦虑的主要源头,我觉得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

  (感谢北大团队宋小伟、乐惠骁、张欣、高欣妍、余梓贤、马冬玲对访谈稿的整理提炼)(摘编李志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