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均 | 量质结合、扬长避短、动态调整 多维度推动人才分类评价发展
2024-11-15 人才发展专委会

  11月9日-10日,人才发展专委会教育强国战略与人才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青年人才发展,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华均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采访。

  人才发展专委会:近年来,各大高校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一直在路上。国家的发展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也需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您看来,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分类评价发展,才能激发不同人才的创新活力?

  郑华均:简单介绍下浙江工业大学的做法,一是分类设置、量质结合设置岗位聘任。学校实行聘期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一对一、点对点设置岗位聘任方案,采用“质点目标+量化目标”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聘期目标。以“健行特聘教授”岗位为例,我们从项目、成果、获奖等多维度设置任务目标;全面实施高层人才合同制管理,科学建立“1(重大突破性目标)或X(重要基础性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团队建设、人才培育、基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指标。

  二是扬长避短、灵活职称评审。学校分类设置职称评审体系,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实验管理技术岗”等五类进行校内职称评审,校内专任教师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发展优势选择职称晋升通道。同时,学校有12个学科门类的20多个一级学科,分类评价是导向,根据理工科、人文社科类再另行设置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要求,不搞“一刀切”。

  三是与时俱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高校发展战略的变化,每隔一定时期(比如3-5年)对分类标准和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战略规划,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自主调整分类类别。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